中国佛教建筑祭祀空间的起源概述

中国佛教建筑祭祀空间的起源概述

一、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优[1](2021)在《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仪式感”缘起于古老的祭祀仪式活动,建筑是承载仪式的空间载体。“仪式感”存在于建筑中,是一种基于体验性的、归于精神属性的空间感受。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或现代建筑仪式感也有所不同。对传统建筑仪式感的研究不仅可以对其保护提供思路,还可以丰富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探索建筑审美的更多可能。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建筑逐步趋同化,难以留存集体记忆或建立身份认同,人们又开始关注多元的“地域性”。传统建筑的建造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与技艺,同时也是现代本土建筑设计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只有深入了解历史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才能做到合理的保护、修缮与传承。本文选取佛寺建筑这一类型的传统建筑,首先,论述了响堂山地区的佛寺建筑概况及历史政治背景;然后,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将佛寺建筑的仪式感特征归纳为“一种崇高与空灵的意境”,总结突出佛教建筑性格的因素,从物质营造和精神引导两个方面对佛寺建筑的仪式感营造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并以响堂山地区的佛寺建筑为例对前文总结的仪式感营造方法进行验证,总结其建筑空间仪式感的特征;然后,通过对响堂山地区传统建筑的调研测绘,记录其传统建造技艺,总结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进而,在现代佛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前文所得的仪式感营造方法及响堂山地区建筑地域性特征的理论总结,归纳出现代佛寺建筑设计策略;最后,将前文总结的设计策略应用于北响堂常乐寺遗址的复原设计之中,对常乐寺中的重要建筑进行复原设计,并增加部分建筑,补足场地功能,使佛寺空间连贯而完整。通过图纸表现的方式,重现其盛期景象。在复兴传统、建立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历史建筑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期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保护、修缮、复原、设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扩充历史建筑的研究角度。

张利伟[2](2020)在《图像、空间与礼仪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定隆兴寺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格局最完整的北宋寺院,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北宋同期寺院规划设计、建筑宗教思想等。基于以上出发点,聚焦分析隆兴寺内各单体建筑的年代与宗教设计理念,探讨不同时期隆兴寺的总体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北宋时期中心大殿摩尼殿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塑像与壁画入手,识别其整体礼仪空间的构建。首先探究摩尼殿柱网平面、屋顶与斗栱形制,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意匠。其次与本地区及更为广阔区域内的塑像、壁画等进行风格类型比对,探讨摩尼殿内塑像、壁画的年代特征,识别摩尼殿不同时期内部像设及宗教设计理念。最后理清摩尼殿礼拜场域设置,探讨像设与信众礼拜的关系,解读摩尼殿及隆兴寺北宋初建和明代大修后的信众观瞻礼拜流程。

陈扬[3](2019)在《北京地区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佛教建筑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渗透、丰富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鉴于其在中国文化及中国建筑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对于佛教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便日益突显。论文以北京山地汉传佛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从中提取出适用于当代山地佛寺建筑的空间组织语言和意境营造手法,旨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建筑空间营建方法的同时也为当代及未来的建筑创作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图解分析、比较归纳、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的运用,对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建筑空间特征及其空间设计手法进行总结与提炼。论文主体架构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汉传佛教寺院的发展概况和北京汉传佛教及其寺院营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和现存山地汉传佛寺的空间分布与类型进行分析。其次,选取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代表性寺院——潭柘寺、戒台寺和碧云寺进行案例研究,对其基本概况及建筑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客观研究与描述;然后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寺院与山地的关系、整体空间布局、外部院落空间和佛殿内部空间四个层面入手,将三座寺院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从而总结出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一般性空间形态特征。最后,综合以上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寺院择址策略、建筑布局策略和空间组织策略三个方面对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设计手法进行提炼与总结,以期能为当代山地寺院或山地建筑的创作活动提供参考与启示。

赵跃[4](2019)在《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佛教寺庙建筑具有独特的魅力,除了它具有宗教信仰功能以外,更在于它与本土文化完美交融形成的独特的建筑形式,在空间布局、园林布局、装饰纹样方面都吸引眼球,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美感。古印度寺庙建筑模式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本文以东北地区一些典型寺庙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发展背景的了解,并对东北地区部分寺庙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东北地区汉传佛教寺庙的空间布局、室内陈设布局、佛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宏观来看,东北地区的寺庙建筑在空间上体现了对称性、平衡性。细节方面,寺庙的设计者通过建筑的规模、佛像比例大小、佛像的面部表情刻画以及佛像的位置摆放来营造佛教氛围,造型各异的佛像和精妙绝伦的法器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佛教空间。目前东北地区现存历史建筑中寺庙建筑要占据很大比例,寺庙建筑的形式演变不光体现了宗教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它所处的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但是根据作者调研发现,南方地区寺庙建筑研究有丰富的资料文献,但是东北地区在寺庙建筑研究上,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也集中在寺庙的建筑历史和园林规划这些方面,对寺庙内部装饰研究涉及不多。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通过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东北地区一些典型的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东北地区现代寺庙建筑内部装饰研究工作做出一些贡献。

石嘉忻[5](2019)在《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是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高峰阶段,在雕塑艺术、壁画艺术方面均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对唐以后的佛教艺术仍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研究现存三座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意在通过殿堂这一载体解读殿内配置与建筑的关系,探究殿内雕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深入分析殿堂雕塑壁画的审美成因,明确佛教殿堂艺术的空间问题。在文章最后分析了唐代殿堂佛画造像风格形成的原因,深层次的去挖掘其潜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观念。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是现存三座唐代佛教殿堂的概况。该章重点探讨了三座佛教殿堂的历史背景、建筑形制、装饰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殿内配置与建筑的关系。唐代佛教殿堂在继承汉魏建筑的基础上,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建筑的等级、形制规格、空间体量均会影响了殿内塑像的规格。第三章重点研究殿内雕塑艺术,对不同配置关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雕塑在造型、服饰、选材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现存雕塑在造型方面改变了传统塑像的艺术风格,躯体丰润灵动、衣服轻盈柔软、饰品富丽精巧,在雕造工艺上注重表现人体肌肉线条的质感和走向。第四章重点研究殿内壁画艺术。分别从壁画的图像内容、配置关系与营造的场景展开分类研究,挖掘壁画的人物形象、服饰、色彩、布局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唐代殿堂壁画布局合理,构图主次分明,人物关系均衡,色彩处理方面采用大面积涂抹与局部晕染相结合,注重营造平衡感与秩序感。第五章分析唐代佛教殿堂的审美成因。唐代殿堂雕塑、壁画艺术的形成受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因素影响,殿内配置与建筑属于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关系。人物选材已形成本土化、现实化、真人化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做了新的探索。在探究雕塑壁画艺术的基础上,以图像分析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相结合,以雕塑、壁画的配置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雕塑壁画全面的剖析,解读唐代殿堂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审美成因。

雷亚伦[6](2019)在《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开发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部门却普遍把这一特殊文化资源视为创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手段。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动之下,他们一方面打着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佛法精神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做着“不如法”设计。一些景区为了应对相同性质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满足游客追新猎奇的想法,不惜斥巨资去建造巨型露天佛像、过于豪华的室内外装饰、佛俗迥异的景观小品、泥古的佛教建筑等途径去吸引游客和信众。这种“不如法”设计不仅有损原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佛教教义、国家宗教法规,同时也不符合当代佛教景区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种“不如法”趋势,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条例,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法律越严佛像越高的窘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佛教景区设计诉求存在差异,且利益主体各方制衡力有强弱之分。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者和佛教景区景观设计实践者,本文以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心性”思想为核心论点,针对当前佛教景区“不如法”设计的流行,提出在“心性”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语境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佛教景区的现实诉求,有效阻止“不如法”设计的盛行,并予以案例和实践证实本文观点。第一章为禅宗美学“心性”史论梳理,从社会文化宏观背景和禅宗美学发展史的理解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在“心性”思想影响下“宗教禅”到“美学禅”的演变过程,挖掘围绕禅宗思想本源“心性”而产生的审美基本特征。第二章为汉传佛教寺院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梳理,解读禅宗美学“心性”对古代佛教寺院彻底汉化的影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针对佛教景区发展现状、设计问题、原因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受禅宗美学“心性”思想启示的设计语境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景区各方利益的诉求,提供“如法”设计形式,并结合案例给予证明。第四章为理论实证,以参与和调研的南京栖霞三论宗佛教文化园、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实证本章提出的论点。最后,本文认为,佛教景区与旅游开发实际不存在本质矛盾,依据“心性”的审美设计原则,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当代佛教景区既是僧人诵经礼佛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社会大众旅游观光、体验佛教文化、学习佛法精神的“人间净土”,而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净化内心、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功能。这一点与禅宗“心性”审美思想相当契合。

芮雪婷[7](2019)在《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佛教寺庙作为我国古代传播宗教理念以及公共游览朝拜的场所,同时也作为现代社会的旅游胜地,佛教寺院绝佳的环境历来为人们所憧憬与乐道,千百年吸引着无数游人。本文以探索适宜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大量搜集古今相关文献,对我国遗存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寺庙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用比较的方式对我国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两大不同类型的寺院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从选址环境、空间布局、构景、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别总结出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建设特点,以此探索我国古代汉传佛教寺院园林景观营建的一些理念与规律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佛教的生态智慧与思想。并将这些智慧和思想与新时代进行结合,以期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建筑、自然相和谐等方面做出有益贡献。

邱爽[8](2018)在《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佛塔的影响 ——以隋唐以前的佛塔为例》文中提出须弥山世界是佛教所尊崇的宇宙中心点,是以东西南北为主要方向成十字对称,并以方圆相涵的形式向外辐射布局的空间模式,佛经中将这种高度集中、秩序严谨且特征明显的宇宙空间予以详细的记述。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于印度佛教乃至汉传佛教建筑形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佛塔是佛教建筑中独特的类别,是佛教教义最集中的体现,佛塔的起源发展与流变的动因与须弥山空间模式存在着诸多联系。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须弥山空间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宗教、哲学层次,对佛塔方面的研究大多从美学角度出发,致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须弥山空间体系与佛塔建筑之间的关联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佛教传播至汉地以后佛塔空间形态层次演变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文献古籍、海外史料、近当代研究以及实地勘察等系统考证为基础,以须弥山世界的空间模式及佛塔为研究对象。从佛教经典论着入手,明确须弥山空间模式的特性。综合国内外佛教宇宙观以及佛教建筑研究的有关论着,寻找佛教须弥山世界空间体系与佛塔建筑之间的联系,针对二者之间抽象意向以及具象形制方面寻找特殊对应关系。关注佛塔初传时期的崇拜与信仰,联系佛经译制过程中出现的须弥山空间形制演变,追根溯源地考辨佛塔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宇宙学宗教文化意义,全方位解析须弥山空间模式在佛塔建筑中的转译方式,探寻须弥山空间模式影响下的佛塔建筑发展和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对佛教传入汉地以后的三个典型时期佛塔建筑进行综合研究,从寺院整体布局、佛塔单体造型以及装饰细节等方面列举实例加以证明,将佛塔建筑空间意义的系统研究推向一个更深入的层次。

孙洁洋[9](2018)在《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汉传佛教建筑形式的认知一直将其与于中国古代宫殿官署式布局模式合流,但是这种传统认知忽略了宗教本身的教义、内涵、推崇等对宗教建筑的影响,即佛教自身带有的秩序性对佛教建筑的影响。佛教本身的秩序性存在于多部经典佛教典籍所刻画的宇宙空间结构中,这些典籍详尽描绘了一套秩序严谨、意义清晰的宇宙空间场所体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规模宏大,秩序井然,要素丰富的佛国世界。佛教宇宙空间与真实的佛教建筑布局在秩序上的相同追求为研究佛教建筑布局提供了新的思维途径,即从宇宙论层次出发。针对佛教建筑的宇宙观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汉传佛教建筑研究。已有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梳理经文中的宇宙模式并将其图形化,一方面集中在对藏传佛教建筑的显性宇宙观研究上。本文将研究范围控制在我国境内佛教第一次的发展高峰期北朝时期,针对研究对象,则分为佛教建筑与佛教宇宙观两方面。在佛教建筑方面,以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市井寺庙和石窟寺庙两类佛教建筑为典型;在佛教宇宙观方面,以基础的须弥山宇宙模式和北朝时期流行的禅观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为典型。研究方法以历史文献、现存建筑实例为基础资料,以考古资料、图形化研究等为辅证,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辅以宗教学、图像学、美学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全方面解读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针对以塔为中心的市井寺庙,其与佛教须弥山宇宙模式建立了具象的连接。意向上相同的连接媒介作用与形式上相同的空间布局、方位表达,体现其受须弥山宇宙模式的影响,同时,佛塔与须弥山同样具有的“宇宙之柱”的宗教意向也强化这一影响。针对石窟寺,从“场域”的空间感与宗教宇宙观的联系角度出发,筛选出的中心柱窟与禅经中所颂扬的虚拟四维佛教宇宙建立了抽象的连接。即僧俗在中心柱窟绕行礼拜的过程中,遵行禅观观像法,最终在实体有限的空间中逐步感受到由人至佛,由地至天,十方三世佛环绕,最终到达极乐美好的兜率净土的虚幻无边的佛教宇宙空间。

张璇[10](2017)在《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研究及其当代设计启示》文中认为在经济与社会正高速现代化的当代中国,佛教建筑由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因素,其建筑更新滞后于整个社会建筑产业发展。而当下佛教的发展正在现代化,信众数量逐年增长,和佛教文化相关的活动正迸发蓬勃生机,这些都对佛教建筑的设计建造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同时佛教建筑作为一类重要的宗教建筑,其建筑形式和空间的发展受到社会意识形态主流、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伦理、宗教美学、政府、寺院僧人、信众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设计难度非常之大。但目前国内的佛寺建设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拐点上,还未有被普遍认可且成体系的设计模式,整体上存在过度追求豪华宏大、过度仿古、缺少特色、空间单调、不适应现代佛教功能需要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佛堂空间与佛寺空间具有同构关系,在此前提下针对佛堂空间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跨学科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加上文献研究结合实例调研,以“空间原型→原型记忆”为基本研究模型,对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以期获得对现在以及将来佛堂空间的创新设计启示,进而获得对当代佛教建筑的设计启示。第2章对传统汉地佛寺佛堂空间设计(主要从构成要素和空间宗教氛围塑造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将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典型构成模式清晰地呈献给读者,形成典型空间原型。第3章对影响佛教建筑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论述,进而在第4章对现代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设计现状进行实例调研和分析总结。第5章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台湾和日本地区的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同时提供横向借鉴和设计启示。最后,论文总结:大陆当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设计中,功能的现代化创新已经开始并趋于成熟,而形式还处在以保守为主创新形式有少量探索性出现的阶段。当代佛教建筑设计,应顺应历史和时代的发展,重视空间要素的设计表达,建筑师将拥有逐渐宽松的设计余地,在继承传统空间特性和精神氛围的同时,可以利用新材料和技术创造新的建筑语汇、塑造新的精神空间。

二、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阐述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既往研究评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概况
    2.1 响堂山地区基本概况
        2.1.1 响堂山地区的自然条件
        2.1.2 响堂山地区的文化特征
    2.2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历史沿革与地位
        2.2.1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历史沿革
        2.2.2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历史地位
    2.3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现状
        2.3.1 南响堂寺建筑现状
        2.3.2 常乐寺建筑现状
        2.3.3 水浴寺建筑现状
    2.4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存在的问题
        2.4.1 部分佛寺仪式感不足
        2.4.2 地域性表达缺失
        2.4.3 现存建筑缺少规划与保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的特征及营造方法
    3.1 佛寺建筑仪式感的特征
        3.1.1 传统建筑的仪式感特征
        3.1.2 佛寺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3.1.3 佛寺建筑的仪式感特征
    3.2 佛寺建筑仪式感的营造方法
        3.2.1 物质营造
        3.2.2 精神引导
    3.3 响堂山地区佛寺仪式感的营造方法
        3.3.1 南响堂寺
        3.3.2 北响堂常乐寺
        3.3.3 水浴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响堂山地区传统建造技艺的地域性特征
    4.1 响堂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4.2 建筑特征与地理气候相适应
        4.2.1 建筑台基
        4.2.2 墙体的砌筑
        4.2.3 屋顶构造
    4.3 响堂山地区传统建造技艺的地域性特征
        4.3.1 建筑材料——砖的应用
        4.3.2 建筑结构——筒拱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的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设计策略
    5.1 佛教思想的发展与转变
        5.1.1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庙产兴学”运动
        5.1.2 “人间佛教”的提出与发展
    5.2 基于仪式感营造的设计策略
        5.2.1 仪式行进路线设计
        5.2.2 佛寺院落空间组织方式
        5.2.3 外部空间景观设计
        5.2.4 佛教文化符号提取
    5.3 基于地域性表达的设计策略
        5.3.1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5.3.2 单体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响堂常乐寺遗址复原设计
    6.1 常乐寺价值分析
        6.1.1 历史价值
        6.1.2 科学价值
        6.1.3 社会价值
        6.1.4 文化价值
        6.1.5 艺术价值
    6.2 现场勘探
    6.3 复原设计依据
        6.3.1 文献资料
        6.3.2 图像资料
        6.3.3 参考现有古建案例
        6.3.4 复原设计的年代确定
    6.4 复原设计概况
        6.4.1 总体复原
        6.4.2 单体建筑复原
    6.5 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设计策略的应用
        6.5.1 仪式路线设计
        6.5.2 建筑体量
        6.5.3 景观环境
        6.5.4 地域性元素的应用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复原设计相关图纸

(2)图像、空间与礼仪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北宋隆兴寺建造
    2.1 中心摩尼殿
    2.2 大悲阁
        2.2.1 柱网平面
        2.2.2 像设
    2.3 山门天王殿
    2.4 转轮藏阁与慈氏阁
    2.5 大觉六师殿
    2.6 北宋隆兴寺的总体格局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摩尼殿建筑
    3.1 柱网平面
    3.2 四出抱厦形象
        3.2.1 抱厦的尺度与特征
        3.2.2 四出抱厦的应用
    3.3 批竹昂斗栱与“米”字形斜栱
        3.3.1 批竹昂斗栱
        3.3.2 “米”字形斜栱
        3.3.3 批竹昂斗栱与“米”字形斜栱组合的设计意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摩尼殿塑像与壁画
    4.1 “华严三圣”塑像群与倒坐观音塑壁
        4.1.1 “华严三圣”塑像群特征、年代及布局形制
        4.1.2 倒坐观音塑壁特征、年代
        4.1.3 南北轴线像设的总体设计
    4.2 东、西扇面墙外阿弥陀佛、药师佛说法图
        4.2.1 壁画年代及造型特征
        4.2.2 壁画构图风格
        4.2.3 十方三世佛的构建
    4.3 檐墙“释氏源流”与抱厦二十四诸天壁画
        4.3.1 “释氏源流”壁画布局及形制特征
        4.3.2 二十四诸天壁画布局及形制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摩尼殿及隆兴寺的礼仪空间
    5.1 摩尼殿礼拜场域
        5.1.1 殿内跪拜石
        5.1.2 殿前雕刻药师佛与十二神将的石钵
        5.1.3 融入观者的场域
    5.2 摩尼殿与其他建筑间像设的含摄
        5.2.1 释迦牟尼佛与千手观音的含摄
        5.2.2 释迦牟尼佛与舍利塔、弥勒菩萨等的含摄
    5.3 摩尼殿及隆兴寺礼拜流程
        5.3.1 北宋皇佑四年礼拜流程
        5.3.2 明成化二十二年礼拜流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北京地区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断裂危机
        1.1.2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1.3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综述总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图解分析法
        1.5.4 比较归纳法
        1.5.5 跨学科研究法
    1.6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1.6.1 论文结构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的发展演变
    2.1 汉传佛教寺院发展概述
        2.1.1 汉传佛教宗派流变
        2.1.2 汉传佛寺空间格局演变
        2.1.3 汉传佛寺基本殿堂配置与供奉佛像
    2.2 北京汉传佛教及其佛寺营建发展概述
        2.2.1 北京汉传佛教发展概述
        2.2.2 北京汉传佛寺营建的发展阶段
    2.3 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2.3.1 自然环境因素
        2.3.2 传统堪舆学因素
        2.3.3 佛教思想因素
        2.3.4 儒家思想因素
        2.3.5 道家思想因素
    2.4 北京现存山地汉传佛寺的空间分布及类型
        2.4.1 山地汉传佛寺的空间分布
        2.4.2 山地汉传佛寺的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代表性山地汉传佛寺案例研究
    3.1 潭柘寺案例分析
        3.1.1 基本概况
        3.1.2 与山地的关系
        3.1.3 建筑布局
        3.1.4 空间类型
        3.1.5 空间序列
        3.1.6 主要殿堂室内空间
        3.1.7 小结
    3.2 戒台寺案例分析
        3.2.1 基本概况
        3.2.2 与山地的关系
        3.2.3 建筑布局
        3.2.4 空间类型
        3.2.5 空间序列
        3.2.6 主要殿堂室内空间
        3.2.7 小结
    3.3 碧云寺案例分析
        3.3.1 基本概况
        3.3.2 与山地的关系
        3.3.3 建筑布局
        3.3.4 空间类型
        3.3.5 空间序列
        3.3.6 主要殿堂室内空间
        3.3.7 园林理法
        3.3.8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特征
    4.1 寺院与山地关系特征
        4.1.1 多样化的山地选址类型
        4.1.2 应对地形的建筑剖面布局
    4.2 整体空间布局特征
        4.2.1 遵循“千尺为势”原则
        4.2.2 “一条主轴、多条副轴”的布局形式
        4.2.3 “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节奏
    4.3 外部院落空间特征
        4.3.1 “合院式”院落空间类型
        4.3.2 蕴含等级秩序的院落空间营造
        4.3.3 园林化空间
    4.4 佛殿内部空间特征
        4.4.1 佛域空间
        4.4.2 礼佛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山地汉传佛寺空间设计手法
    5.1 寺院择址策略
        5.1.1 相地择宜
        5.1.2 巧借地形
    5.2 建筑布局策略
    5.3 空间组织策略
        5.3.1 空间塑造手法
        5.3.2 流线组织手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A 毕业设计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框架、意义及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1.4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二章 东北地区佛教文化及寺庙概述
    2.1 东北地区佛教文化发展进程
        2.1.1 汉地佛教文化
        2.1.2 东北地区佛教文化
    2.2 东北地区寺庙的创建与发展
        2.2.1 东北地区寺庙的创建
        2.2.2 东北地区寺庙的发展
        2.2.3 东北地区较为出名寺庙列表
    2.3 东北地区佛教建筑的地理位置分析
        2.3.1 影响寺庙择址的因素
        2.3.2 寺庙的外部环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分析
    3.1 汉传佛教寺庙空间的演变
    3.2 东北地区佛教寺庙建筑形制
        3.2.1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空间布局
        3.2.2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空间装饰
    3.3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陈设
        3.3.1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佛像
        3.3.2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法器
        3.3.3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其他陈设
    3.4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意境营造
        3.4.1 城市寺庙室内空间的意境塑造
        3.4.2 乡镇寺庙室内空间的意境塑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4.1 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研究的意义
        4.1.1 传统寺庙室内研究的价值
        4.1.2 寺庙文化对人的心理调节
    4.2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装饰地域化及现代化思考
        4.2.1 东北地区寺庙建筑设计模式评析
        4.2.2 现代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展望
    4.3 佛教元素在东北地区室内居住空间上的应用
        4.3.1 色彩上的表现
        4.3.2 材料上的应用
        4.3.3 空间上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雕塑方面
        1.2.2 壁画方面
        1.2.3 建筑方面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存三座唐代佛教殿堂的概况
    2.1 三座佛教殿堂的建造历史
        2.1.1 南禅寺的建造历史
        2.1.2 佛光寺的建造历史
        2.1.3 天台庵的建造历史
    2.2 三座佛教殿堂的建筑形制
        2.2.1 南禅寺建筑形制
        2.2.2 佛光寺建筑形制
        2.2.3 天台庵建筑形制
    2.3 三座佛教殿堂的装饰特点
        2.3.1 屋顶规格
        2.3.2 屋面脊饰
        2.3.3 斗栱造型
        2.3.4 装饰色彩
    2.4 殿内配置与建筑的关系
        2.4.1 殿外观感
        2.4.2 殿内空间
        2.4.3 礼拜路线
        2.4.4 装饰搭配
第三章 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艺术
    3.1 雕塑人物形象与配置关系
        3.1.1 南禅寺雕塑人物形象与配置关系
        3.1.2 佛光寺雕塑人物形象与配置关系
        3.1.3 天台庵雕塑人物形象与配置关系
    3.2 雕塑艺术特点分析
        3.2.1 选材特点分析
        3.2.2 造型特点分析
        3.2.3 服饰特点分析
第四章 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壁画艺术
    4.1 壁画描绘的图像内容
        4.1.1 西方三圣图
        4.1.2 天王力士镇妖图
        4.1.3 诸神赴会图
        4.1.4 天台庵金龙彩绘图
    4.2 壁画配置关系与营造的场景
        4.2.1 西方三圣图配置关系与营造的场景
        4.2.2 天王力士镇妖图配置关系与营造的场景
    4.3 壁画艺术特点分析
        4.3.1 选材特点分析
        4.3.2 布局特点分析
        4.3.3 造型特点分析
        4.3.4 服饰特点分析
第五章 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审美成因
    5.1 殿堂雕塑的审美成因探析
        5.1.1 人物形象
        5.1.2 服饰装束
        5.1.3 结构布局
        5.1.4 创作题材
    5.2 殿堂壁画的审美成因探析
        5.2.1 人物形象
        5.2.2 服饰装束
        5.2.3 结构布局
        5.2.4 空间秩序
    5.3 唐代殿堂佛画造像风格形成的原因
        5.3.1 国力强盛和境外交流的交互影响
        5.3.2 适应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圆融取舍
        5.3.3 社会风俗和审美文化的相互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片来源
附录二: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建筑形制
附录三:现存唐代佛教殿堂雕塑艺术特征
附录四:现存唐代佛教殿堂壁画艺术特征
附录五: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思路框架与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禅宗“心性”的美学思想发生与历史演进
    1.1 禅宗思想的创立与“心性”美学的雏形
        1.1.1 拈花微笑的美学史价值
        1.1.2 达摩禅法的美学解读
        1.1.3 “东山法门”的美学意味
    1.2 “心性”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1.2.1 南顿北渐之争及美学影响
        1.2.2 马祖道一对于“心性”美学彻底本土化的构建
        1.2.3 从宗教禅到美学禅
    1.3 “心性”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摆脱羁绊的自由精神
        1.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
        1.3.3 “空观”审美思想与物我同一的审美意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心性”对历代汉传佛教寺院设计的影响
    2.1 两晋—南北朝:“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初创
        2.1.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1.2 “世间即涅盘”美学思想与寺院选址
        2.1.3 “清静无为”美学思想与凿窟修禅的盛行
        2.1.4 历史经验:“心性”影响下的禅寺“佛向自然寻”
    2.2 隋唐:“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起
        2.2.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2.2 隋唐寺院建筑空间的基本格局
        2.2.3 “空无”美学思想与禅林的兴起
        2.2.4 历史经验:“心性”启示下的禅寺“农禅双修制”
    2.3 唐中叶以降:“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盛与演变
        2.3.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3.2 百丈禅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向心之象
        2.3.3 百丈禅寺的变异
        2.3.4 历史经验:基于“心性”的禅寺“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性”对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3.1 当代佛教景区调研现状
        3.1.1 汉族地区重点佛教景区的整体情况
        3.1.2 佛寺类型分析
        3.1.3 景观空间设计特征
    3.2 当代佛教景区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3.2.1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特征
        3.2.2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原因
        3.2.3 案例分析
    3.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3.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完善的游憩活动体系
        3.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环保教化功能
        3.3.3 “空观”审美思想与超越景观的“禅境”
        3.3.4 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性”理论实践及案例分析
    4.1 “心性”美学思想下的三论宗佛教文化园艺术规划设计
        4.1.1 三论宗佛教文化园概况
        4.1.2 三论宗“祖庭”文化景观空间序列的构建
        4.1.3 塑造象征、比拟性的佛教文化景观符号
    4.2 传承与“创新”——法门寺文化景区景观空间设计
        4.2.1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4.2.2 基于“心性”影响下的古法门寺“圣地”
        4.2.3 缺乏“心性”禅境下的新法门寺“胜地”
    4.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实践经验的总结
        4.3.1 明确佛教景区设计理念和目标
        4.3.2 塑造与当地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空间格局
        4.3.3 营造具有“禅境”的景观空间氛围
    本章小结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中图片来源
    二、旅游信息需求访谈调查表
    三、作者参与的实践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研究框架
第一章 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概述
    第一节 佛教寺院景观的概念
        一、佛教寺院景观定义
        二、佛教寺院景观组成
        三、佛教寺院景观特征
    第二节 佛教寺院景观的产生及发展
        一、佛寺的产生
        二、佛教寺院景观的产生
        三、佛教寺院景观的发展
    第三节 佛教寺院的分类
        一、平地寺院
        二、山地寺院
第二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环境特征比较
    第一节 择址
        一、山地寺院——山环水绕,四面拱卫
        二、平地寺院——以水为龙,朝抱有情
        小结
    第二节 朝向
        一、山地寺院——依势取向,寻气避煞
        二、平地寺院——朝南向阳,布局随城
        小结
    第三节 功能与目的
        一、山地寺院——僻静山林,修身净心
        二、平地寺院——闹市凡尘,普度众生
        小结
第三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空间营造比较
    第一节 寺院空间布局特征
        一、山地寺院布局特征——有法无形 随山就势
        二、平地寺院布局特征——规整谨严 廊院玲珑
        小结
    第二节 寺院环境构景特征
        一、山地寺院构景特征——略成小筑,足征大观
        二、平地寺院构景特征——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小结
第四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境营造比较
    第一节 山地寺院景境营造——因境成景
        一、气象天成
        二、山石凌云
        三、花木扶疏
    第二节 平地寺院景境营造——造景生境
        一、片石勺水,以小见大
        二、楹联匾额,以文点题
        三、纹饰植物,以意传境
    小结
第五章 汉传佛教寺院景观的营造理念
    第一节 法无定法——因地制宜的营造方式
        一、理论总结
        二、案例延展
    第二节 即景证心——情景交融的设计思想
        一、理论总结
        二、案例延展
    第三节 圆融无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理念
        一、理论总结
        二、案例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图片来源
致谢

(8)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佛塔的影响 ——以隋唐以前的佛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须弥山空间模式
        1.1.2 佛塔建筑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须弥山”空间模式及其对佛塔影响的研究概况
        1.2.2 该领域研究之不足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1.7 研究难点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遇到的难点
        1.7.2 解决对策
        1.7.3 未尽事宜
第二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概说
    2.1 古印度的宇宙崇拜
        2.1.1 轴向性的宇宙之柱崇拜
        2.1.2 层级性的种姓制度崇拜
    2.2 佛经中的须弥山空间模式特征
        2.2.1 诸天纵向分布的层级性
        2.2.2 须弥山居中央的向心性
        2.2.3 四方十字布局的对称性
    2.3 须弥山山体形制演变
        2.3.1 平面由圆至方的演变
        2.3.2 山体由一体化向多层级的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佛塔的起源与流变
    3.1 佛塔的起源
        3.1.1 圣树信仰是佛塔的图形基础
        3.1.2 舍利供养是佛塔的精神源泉
    3.2 佛塔的传播与演变
        3.2.1 古印度覆钵塔
        3.2.2 中亚及西域高塔
        3.2.3 中原汉地重层式塔
    3.3 宇宙与佛塔之间意和形的关联
        3.3.1 二者具象表形方面的联系
        3.3.2 二者抽象表意方面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东晋以前佛塔的影响
    4.1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4.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东晋以前露天佛塔的影响
        4.2.1 东晋以前露天佛塔发展概况
        4.2.2 须弥山空间对露天佛塔的影响
    4.3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东晋以前中心柱窟的影响
        4.3.1 东晋以前中心柱窟发展概况
        4.3.2 须弥山空间对中心柱窟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南北朝佛塔的影响
    5.1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5.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南北朝露天佛塔的影响
        5.2.1 南北朝露天佛塔发展概况
        5.2.2 须弥山空间对露天佛塔的影响
    5.3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南北朝中心柱窟的影响
        5.3.1 南北朝中心柱窟发展概况
        5.3.2 须弥山空间对中心柱窟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佛塔的影响
    6.1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6.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露天佛塔的影响
        6.2.1 隋唐露天佛塔发展概况
        6.2.2 须弥山空间对露天佛塔的影响
    6.3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中心柱窟的影响
        6.3.1 隋唐中心柱窟发展概况
        6.3.2 须弥山空间对中心柱窟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与意义
    1.2 论文研究对象与范畴
        1.2.1 北朝之佛教
        1.2.2 北朝之汉传佛寺
        1.2.3 北朝佛教宇宙观与佛教寺庙
    1.3 研究现状
        1.3.1 对佛教宇宙世界的研究
        1.3.2 对北朝汉传佛寺空间的研究
        1.3.3 对佛教宇宙观与佛寺空间关联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北朝时期的佛教教义及佛教宇宙观
    2.1 北朝以前的佛教发展
    2.2 北朝佛教的发展
        2.2.1 北朝概况
        2.2.2 北朝佛教的盛行
    2.3 北朝禅法中的宇宙世界
        2.3.1 禅法的兴起
        2.3.2 北朝兴禅
        2.3.3 习禅入定见佛——抽象的宇宙世界
    2.4 须弥山佛教宇宙世界
        2.4.1 印度神话——佛教的宇宙空间观来源
        2.4.2 须弥山小世界——具象的宇宙世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朝时期的汉传佛教寺庙布局
    3.1 以塔为中心——北朝时期的汉传佛教市井寺院
        3.1.1 佛教寺庙布局初探
        3.1.2 北朝市井寺院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布局
        3.1.3 北朝市井寺院的佛塔建造
    3.2 北朝时期的汉传佛教石窟寺
        3.2.1 石窟寺发展建造综述
        3.2.2 北朝石窟寺重要实例
        3.2.3 中心柱窟——北朝石窟寺的主要窟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朝汉传佛寺空间布局对于佛教宇宙观的表达
    4.1 具象的宇宙连接——北朝市井寺庙中的佛教宇宙观表达
        4.1.1 宇宙连接——“以塔为中心”建筑布局的传统佛教宇宙观表达
        4.1.2 宇宙之柱——市井寺庙中心塔的传统佛教宇宙观表达
    4.2 抽象的宇宙空间——北朝石窟寺中的佛教宇宙观表达
        4.2.1 “场”与宇宙空间——北朝中心柱窟的显义宇宙观表达
        4.2.2 空间与图像的交叉——北朝中心柱窟的传统佛教宇宙观表达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研究及其当代设计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从宗教建筑到佛堂空间
        1.1.1 宗教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1.1.2 传统汉地佛教建筑的通用性和特殊性
        1.1.3 佛堂空间研究的意义
    1.2 佛教建筑及佛堂空间定义与本文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局限性
        1.3.1 相关研究现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局限性
    1.4 论文框架和内容
第2章 历史背景:传统汉地佛寺佛堂空间设计研究
    2.1 汉传佛寺形制的历史成因
        2.1.1 佛教传入与汉化
        2.1.2 佛像产生与汉化
        2.1.3 汉传佛寺的形制
    2.2 佛教礼拜仪式的历史成因
        2.2.1 “右绕”礼拜仪式
        2.2.2 “叩拜”礼拜仪式
        2.2.3 礼拜仪式的汉化
    2.3 佛堂与佛寺的空间同构关系
    2.4 传统汉地佛寺佛堂空间的构成要素
        2.4.1 中央佛域空间
        2.4.2 前部礼拜空间
        2.4.3 侧壁观瞻空间
        2.4.4 后部绕行空间(后壁观瞻空间)
    2.5 传统汉地佛寺佛堂空间的氛围塑造
        2.5.1 空间布局
        2.5.2 视线分析
        2.5.3 空间尺度
        2.5.4 光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时代背景:现代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发展背景
    3.1 社会功能:现代佛寺佛堂空间的功能拓展
    3.2 地域环境:现代城市和山林景区的地域特征
    3.3 佛教发展:佛教修行理念弘法方式的发展
    3.4 信众基础:佛教信众思想观念的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现状:现代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研究
    4.1 现代汉地佛教建筑的三种类型
        4.1.1 祖庭类佛寺
        4.1.2 新建城市佛教建筑
        4.1.3 新建山林佛教建筑
    4.2 现代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构成要素
        4.2.1 中央佛域空间比例减小
        4.2.2 前部礼拜空间比例增大
        4.2.3 增加附属功能空间
    4.3 现代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氛围塑造
        4.3.1 空间序列·心理铺垫
        4.3.2 空间布局·整齐庄严
        4.3.3 空间尺度·气势宏大
        4.3.4 光线分析·以人为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比较借鉴:其他地区汉传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研究
    5.1 台湾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研究
        5.1.1 台湾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氛围塑造
        5.1.2 台湾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集约化
        5.1.3 对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的启发
    5.2 日本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研究
        5.2.1 日本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氛围塑造
        5.2.2 日本现代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的集约化
        5.2.3 对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设计的启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评价:佛堂空间设计的继承与发展
    6.1 内在功能调整的现代化发展
    6.2 空间要素表达方式的现代化发展
    6.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地调研过程汇总
附录B 实地调研成果统计表
附录C 相关案例介绍统计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研究[D]. 王优.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图像、空间与礼仪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研究[D]. 张利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3]北京地区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研究[D]. 陈扬.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4]东北地区寺庙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研究[D]. 赵跃.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5]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研究[D]. 石嘉忻. 江南大学, 2019(04)
  • [6]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D]. 雷亚伦. 上海大学, 2019(02)
  • [7]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D]. 芮雪婷. 苏州大学, 2019(04)
  • [8]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佛塔的影响 ——以隋唐以前的佛塔为例[D]. 邱爽.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D]. 孙洁洋.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汉地佛教建筑佛堂空间研究及其当代设计启示[D]. 张璇. 天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中国佛教建筑祭祀空间的起源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