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及设备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及设备

一、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工艺与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1](2020)在《毛酸浆气调保鲜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毛酸浆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FLUENT模拟研究毛酸浆在气调保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并通过气调保鲜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确定较合理的毛酸浆气调条件。通过实验,测定毛酸浆带宿萼与无宿萼两种情况下的降温曲线,验证对于毛酸浆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毛酸浆带宿萼的情况下,放入气调箱内,相较于无宿萼毛酸浆降温速率稍慢,且温度稍高。毛酸浆的宿萼虽然薄,且宿萼与果实间的间隙相较于果实尺寸很小,但仍会对气调环境与毛酸浆果实之间的传热产生影响。检测不同贮藏条件下毛酸浆的含水量、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呼吸速率和腐烂率,作为判定毛酸浆贮藏品质的指标,得到较为合理的毛酸浆贮藏方案。气调保鲜方法可以用于毛酸浆带宿萼保鲜,可省去脱除毛酸浆宿萼这一步骤,且有利于保持毛酸浆的品质。在适当的气体比例下,小幅度的改变贮藏温度对于毛酸浆的品质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考虑在气调贮藏时提高贮藏温度,既可以减少能耗,又可以减小毛酸浆在进出库时温差,减小毛酸浆的干耗。

高姗[2](2020)在《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枇杷果实柔软多汁,酸甜可口,广受消费者喜爱。枇杷果实的水分含量高,采后衰老较快,在运输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采后损失率较高。此外,枇杷在采后很容易发生各种生理病害,从而严重影响其采后品质。本文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通过研究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探索一种经济、便捷的枇杷保鲜方式。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面法,以铁粉添加量、硅藻土添加量、氯化钠添加量为影响因素,得到以氧气减少量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为:Y=7.48+0.6375 A+0.075 B-0.0875 C+0.975 AB+1.05 AC+0.725 BC-2.115 A2-1.34 B2-2.265 C2。根据响应面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最优条件是:铁粉添加量1.1 g、硅藻土添加量0.3 g、氯化钠添加量0.2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脱氧剂脱氧效果良好。(2)缓释脱氧剂能够实现持续脱氧的目标。2.0%聚乙二醇组的氧气减少量增长多于其余浓度的处理组,脱氧效果优于其他组别。2.6%海藻酸钠处理组的持续脱氧能力较强。交联溶液中铁粉比例越高,前期速效脱氧的效果越好。活化铁粉与缓释铁粉的比例不同,能持续脱氧的天数不同。考虑不同的方面,确定缓释脱氧剂的配方为:铁粉添加量1.1 g(其中活化铁粉与缓释铁粉比例为3:1,缓释铁粉制作过程中的聚乙二醇浓度为2.0%、海藻酸钠浓度为2.6%、铁粉添加比例为10%)、硅藻土添加量0.3 g、氯化钠添加量0.2 g。.(3)研究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分析脱氧包装对枇杷冷害发生的影响。自发气调和脱氧包装都能够有效抑制枇杷的颜色改变,抑制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延长可溶性糖的积累期,减轻果实的冷害症状,其中脱氧包装与对照组差异显着,保鲜效果良好。枇杷果实中共检出18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5种、醇类4种、醛类4种、酮类2种、烯类2种、酚类1种。代表性挥发性物质2-己烯醛的含量在各时期的含量均为最高。(4)长时低温冷藏会破坏果实的生理代谢平衡,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积累,果实组织氧化胁迫加剧,进而导致细胞膜功能损伤。脱氧包装显着抑制了枇杷果实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酶的活性,减少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的降低,抑制了活性氧对枇杷果实的损伤,减少了冷害对枇杷果实的伤害,维持了果实的品质。(5)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最重要生命活动,与其成熟衰老密切相关。脱氧包装的枇杷果实在无氧呼吸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有氧呼吸。脱氧包装抑制了枇杷丙酮酸含量的升高,增强了无氧呼吸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降低了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抑制了苹果酸脱氢酶(MDH)、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的降低,使得枇杷果实在贮藏后仍旧拥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肖锡湘[3](2020)在《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纳米硒具有毒性低和生物活性高等优点,在动物养殖、生物医药和植物营养等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以不产氧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YL75)为材料,探求生物合成法制备生物源纳米硒的优化参数;鉴于生物源纳米硒具有许多生理和药理作用,本研究将生物源纳米硒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探究了纳米硒制备复合包装材料的优化参数以及该包装材料中硒的迁移变化规律;探求了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合成法制备纳米硒:以硒转化率为指标,着重优化了4个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Na2SeO3添加量和接种量,其优化参数Na2SeO3添加量为2.5 mmol/L、初始p H为7.0、菌种接种量为15%、培养时间为5 d,硒转化率为93.02%。制备的纳米硒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0 nm。2.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获得了纳米粉体母粒中纳米硒、纳米二氧化钛与凹凸棒土的添加量,其最适添加量分别为9.69%、11.93%和8.18%。将该母粒添加到聚乙烯塑料粒子(质量比为3:77)中制备的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透氧量低于普通包装材料(纯聚乙烯塑料薄膜)(p<0.05),纵向拉伸强度高于普通包装材料(p<0.05),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优于普通包装材料(p<0.05)。3.复合包装材料中纳米硒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在同一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纳米硒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正己烷、10%乙醇、4%乙酸和蒸馏水。纳米硒的迁移机制类型属于Fick扩散模型,且扩散系数随迁移温度升高而增大,分配系数则降低。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中的硒在正己烷中的扩散系数最大、分配系数最小,说明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中的硒更容易向脂类模拟物发生迁移。4.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对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可将好果率、质量损失率、Vc等9个评价指标降维成为代表荔枝果实品质指标95.325%综合信息的2个互不相关的第1与第2主成分,其评价结果与荔枝果实保鲜试验结果一致,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对荔枝果实的保鲜效果优于普通包装材料。对红熟前期、中期、后期的番茄果实进行常温保鲜试验,对质量损失率、可滴定酸等8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代表红熟前期番茄果实品质指标90.183%综合信息的2个重要主成分,代表红熟中期番茄果实品质指标80.547%综合信息的1个重要主成分,代表红熟后期番茄果实品质指标86.100%综合信息的1个重要主成分;评价出红熟前期、中期、后期番茄果实贮藏期限分别约为12 d、9 d、6 d,这与实际保鲜贮藏试验结果一致,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可更好地保持红熟前期和中期的番茄果实品质。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用于金针菇常温保鲜,可降低金针菇腐烂程度及褐变度,能有效抑制呼吸强度、丙二醛、肉桂醇脱氢酶与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上升,以及木质素在体内的累积。在5℃、15℃、25℃、35℃条件下,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可延缓腌制萝卜的劣变;以脆度、色差与总菌数为品质评价指标建立的Arrhenius货架期动力学方程,拟合精度较高(R2>0.95),通过模型验证证实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低于10%,可用于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贮藏腌制萝卜货架期的预测。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生物合成法制备出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纳米硒粒子,并将其作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含有纳米硒、纳米二氧化钛与凹凸棒土的新型复合塑料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氧性能、纵向拉伸强度、抗菌性能等特性以及较高的果蔬保鲜应用价值,为纳米硒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裴少培[4](2020)在《香芹酚的抑菌效果及其在火龙果保鲜技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火龙果是典型的热带水果,风味独特,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及甜菜碱(尤以红肉为最),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养颜减肥、降血脂和抗肿瘤等作用,深受人们喜欢。然而,火龙果耐贮性较差,采后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因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腐烂变质,失去其商品价值。传统贮藏方式(冷藏、化学贮藏等)又存在成本高、效果差、农药残留等问题。香芹酚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天然抑菌剂,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中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本文‘紫水晶’火龙果(浙江产区的主要品种之一)为试验材料,分离鉴定了引起浙江产区火龙果采后病害的主要致病菌;探讨了香芹酚处理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为香芹酚在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研究了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对火龙果采后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了香芹酚在火龙果贮鲜技术上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自然腐烂火龙果的发病处分离纯化出火龙果采后主要致病菌,并利用科赫氏法则测定致病菌的致病性。然后根据致病菌的形态学特征,r DNA-ITS序列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最终确定引起浙江地区火龙果采后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2)利用香芹酚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可以有效抑制C.fructicola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同时降低火龙果炭疽病的病斑直径。且随香芹酚浓度增加,病原菌菌丝的膜通透性和菌丝体内含物泄漏增加。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香芹酚处理可引起C.fructicola菌丝形态异常和细胞器损伤。此外,香芹酚能诱导C.fructicola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并促使细胞膜氧化损伤。因此,香芹酚对C.fructicola的抑菌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ROS产生,膜透性增加,破坏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泄,进而诱导细胞死亡。(3)研究了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7℃贮藏)对火龙果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可显着降低贮藏期间火龙果的腐烂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并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同时可提高火龙果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综上,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可作为火龙果采后一种高效、绿色安全的贮藏保鲜技术。

刘英健[5](2020)在《长白山松茸保鲜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松茸是一种呼吸跃变型食用菌,采后极易发生开伞褐变等现象,如何开展合理有效的松茸保鲜手段是决定采后松茸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的关键。为研究长白山松茸的保鲜技术并延长其货架期,明确采后松茸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贮藏环境中抗菌及抗氧化能力对松茸保鲜效果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低温、气调、复合包装膜进行松茸保鲜实验,以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溶性总糖含量、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和感官质量为指标建立长白山松茸保鲜效果评价模型,对保鲜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低温贮藏与气调贮藏实验结果显示,温度、湿度和气体比例可以直接影响松茸采后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直观分析得出松茸最佳贮藏温度为2~4℃,最佳贮藏相对湿度为85%~90%,最佳气调比例为V(O2):V(CO2):V(N2)=3:15:82,可以延长货架期7天。在低温贮藏实验中发现1℃贮藏条件下松茸在贮藏第12h时菌柄及伞盖处出现凹陷型褐变斑点,由此推断长白山松茸冷害临界温度为1℃,在气调贮藏实验中各处理组均未发生低氧与高二氧化碳伤害。为了研究适宜长白山松茸的包装膜保鲜材料,选取了牛蒡提取物为改性剂,明胶为基质制备复合保鲜膜。牛蒡提取液保鲜功能有效期实验结果显示4℃贮存的牛蒡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性明显优于室温,对真菌的抑菌性不受温度影响,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不受温度影响,牛蒡提取物最多可贮存4天。分别采用鸡皮和兔皮制备明胶膜,研究不同材料制备的复合膜性能,测定各组复合膜物理性能并作结构表征发现,在以鸡皮为材料制备的明胶复合膜时牛蒡提取物的最佳浓度为5%,此配比下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为1.91g(m·s·Pa)-1·10-8、抗拉强度33.1MPa、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9.98%;在以兔皮为材料制备的明胶复合膜时牛蒡提取物的最佳浓度为6%,此配比下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为2.43g(m·s·Pa)-1·10-8、抗拉强度64.32MPa、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63.43%。通过红外光谱对复合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牛蒡提取物浓度的增加,酰胺I带逐渐发生偏移,这也说明牛蒡提取物与明胶共混后发生了聚合反应,氢键的形成增强了复合膜的整体性能。酰胺I带是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二级结构,通过研究酰胺I带的表征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牛蒡提取物对复合膜二级结构的影响。不同牛蒡提取物浓度的复合膜在1700~1600 cm-1处光谱带拟合处理的结果显示,随着牛蒡提取物浓度增加,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逐渐减少,β-折叠和β-转角逐渐增加,这说明复合明胶膜因牛蒡提取物的加入,其二级结构向β-折叠和β-转角转化,牛蒡提取物的加入使明胶多肽分子链得到展开和伸展,明胶与牛蒡提取物中的酚类、酮类以及相关基团发生聚合反应,降低了明胶的亲水性,削弱了明胶肽链之间的聚合反应。通过SEM电镜对复合膜进行观察,牛蒡提取物浓度在实验范围时,两种复合膜表面均未出现分相,说明明胶与牛蒡提取物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当牛蒡提取液浓度逐渐增加至最优配比时,牛蒡提取物与明胶聚合产生氢键结晶后所产生的白色结晶体显着增加,当牛蒡提取物浓度超过最佳配比浓度后白色结晶体减少。包装膜保鲜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包装膜保鲜后的长白山松茸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溶性总糖、褐变率、多酚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和感官质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牛蒡鸡皮明胶膜和牛蒡兔皮明胶膜在水蒸气透过率、抗菌性和抗氧化能力上的优良表现,不同包装膜对采后长白山松茸的保鲜效果为:牛蒡兔皮明胶膜>牛蒡鸡皮明胶膜>聚乙烯膜。通过建立长白山松茸保鲜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发现使用牛蒡提取物/兔皮明胶复合膜进行松茸保鲜的综合得分最高,为0.739,其次为气调保鲜,得分为0.535,最后为低温贮藏,得分为0.478。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考虑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综合得分可以作为方法选择先后性的依据。

丁树东,李艳杰,孔瑞琪[6](2019)在《现代果蔬气调贮藏库及其应用现状》文中提出我国是果蔬生产与消费大国,但现有的果蔬采后保鲜措施仍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引发了诸如果蔬腐烂、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果蔬气调贮藏库是在普通冷库基础上,通过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一种冷库。本文介绍了果蔬气调贮藏库的技术原理及设备组成,并结合国内外气调贮藏库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气调库的应用与推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成培芳[7](2019)在《聚己内酯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保鲜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调控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关键要素之一——果蔬的呼吸作用为根本出发点,首先以茼蒿为保鲜对象,以聚己内酯(PCL)/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包装薄膜,研究其对茼蒿采后贮藏货架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熔融共混的物理方法,进一步以完全生物可降解树脂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共混改性剂,制备含不同共混改性剂质量比的PCL基非均相共混薄膜体系,旨在制备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且具有不同气体透过性能的适宜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可生物降解共混薄膜体系,并考察其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葡萄采后冷藏期间贮藏品质、抗衰老性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以探索其延长葡萄货架期的关键原因及其保质保鲜机理。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实验室自制的PCL/PPC共混薄膜,通过测定其在茼蒿贮藏过程中包装内部的气体组成、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探索其对茼蒿采后贮藏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PCL/PPC共混膜能在包装内形成O2含量为2.3~4.9%,CO2含量为2.9~7.3%的相对稳定的气体环境,从而显着降低茼蒿采后的呼吸代谢速度,减缓呼吸基质消耗,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较常用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延长6 d的货架期。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PCL进行改性研究,可制备适合果蔬保鲜的自发气调包装共混薄膜。(2)以生物可降解性PCL作为自发气调保鲜包装薄膜的基质,以具有不同气体透过性的PLLA和PBS为共混改性剂,采用熔融挤出共混法制备PCL/PLLA(PBS)改性共混薄膜,并探讨不同PLLA(PBS)共混组成对共混膜体系相结构形态、相容性以及热学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LLA(PBS)共混改性剂的组成对分散相颗粒的大小、形状、分散均匀性及两相的转变等相形态结构有显着影响;两相之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二元“海岛”状微相分离结构,当PLLA(PBS)的共混组成低于50%时,PLLA(PBS)以球形颗粒状结构分散于PCL中。但颗粒直径随着PLLA(PBS)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分散均匀性变差;而当PLLA(PBS))的共混质量分数高于50%时,PCL与PLLA(PBS)两相之间发生相转变,相分离程度得到改善,从而制备了兼具力学性能和不同气体和水蒸气透过性能的共混薄膜体系。这也说明,通过对微相分离结构的调控,可制备出可控型的气调保鲜包装膜材料。(3)基于薄膜性能测试结果,分别采用优选后的PCL基共混薄膜对葡萄进行低温自发气调包装。结果发现,与PCL和PCL/PBS共混薄膜相比,PCL/PLLA自发气调包装处理能使包装内部的O2和CO2浓度分别保持在2.2%和12%左右。感官评价结果发现,PCL/PLLA包装处理组葡萄贮藏至第40 d时,外观品质良好,无霉变,较对照组和PCL处理组分别延长16 d和10 d的货架期;此外,PCL/PLLA包装处理能显着延缓葡萄浆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这两大呼吸基质的消耗,同时能保持65%左右的维生素C含量。这是因为PCL/PLLA共混包装薄膜能通过保持包装内部适宜的气体组成来抑制和延缓葡萄果穗的呼吸代谢速度,从而减缓因呼吸作用而发生的果实感官和生化品质的劣变。(4)为更进一步探索共混膜自发气调包装的保质保鲜机理,采用贮藏品质较好的PCL/PLLA共混包装膜,以纯PCL包装膜和CK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处理对葡萄冷藏期间抗衰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L/PLLA共混包装处理组能较好地保持葡萄果皮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延缓葡萄果实中总酚的降低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保持较高的POD和CAT活性。以上结果表明,自发气调包装处理能延缓呼吸代谢中活性氧生成的速度,从而增加葡萄的抗衰老性,延缓果实衰老。(5)通过采用高效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连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藏条件下葡萄在贮藏期间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贮藏至24d时,PCL/PLLA包装处理组能较好地保持该品种葡萄的特征香气成分——醇类和醛类物质,且无乙醇生成,较好地保持葡萄原有的风味,且无不良气味产生。

李娇洋[8](2019)在《预冷结合气调对低温贮藏期间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是生长在荒漠、砂地和干旱山坡且深受内蒙古、新疆和宁夏等地人民喜爱的叶类蔬菜。由于含水量高、质地易受机械损伤等特点,沙葱采后容易出现干枯、萎蔫和腐烂等问题,导致其货架期较短,市场发展受到限制。故本研究以沙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采后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变化,之后进一步研究了真空预冷、不同温度贮藏和气调包装对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其中,生理特性变化通过对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组织纤维素酶(CE)活性等指标的连续监测来表征。品质变化通过对感官评定、失重率、叶绿素和维生素C等指标的连续监测来表征。本研究旨在阐明沙葱的采后生理及联合保鲜方法对沙葱贮藏过程中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为沙葱的贮藏运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实验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沙葱采后生理的研究。沙葱在常温(11±1℃)下货架期为7 d。采后贮藏期间,感官评定分数下降速度较快。沙葱为呼吸跃变型蔬菜,呼吸高峰出现在贮藏第4d,呼吸强度为83.32 CO2 mg/(kg?h)。高呼吸强度消耗了较多的营养物质,其中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消耗较快,在贮藏终点分别下降了63.48%和76.26%。C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S”型曲线趋势。PPO活性无显着变化,但较类似叶菜高,因此更易发生褐变。通过上述指标的检测,发现采后沙葱具有呼吸作用强,水分散失快等易造成商品价值降低的特点,与韭菜采后生理相似。故综合考虑了韭菜较为成熟的保鲜方法和沙葱自身的特点,确定了真空预冷、气调包装和低温相结合的贮藏方法。沙葱真空预冷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其对低温贮藏条件下沙葱的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研究。采用四因素三水的正交实验方法对真空预冷过程中的处理时间、处理量、洒水量和包覆方式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沙葱最佳工艺参数为处理时间8 min,处理量150 g,洒水量10%和吸水膜包覆,此条件下沙葱真空预冷后失重率为1.92%,预冷终温为4.3℃。预冷组和不经预冷直接低温贮藏的对照组沙葱感官均在贮藏第13 d时失去商业价值。在此期间,二者的呼吸高峰出现在第7 d,预冷组的呼吸强度低于对照组,在第9 d时差异最大,预冷组仅为对照组的61.23%。对照组沙葱的CAT活性、POD活性和PPO活性均高于预冷组。在贮藏终点,预冷组沙葱的失重率为42.69%,叶绿素损失10.28%,维生素C损失24.79%,均显着低于对照组(50.18%、57.02%、44.73%)。研究结果显示真空预冷能有效抑制沙葱的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减缓褐变程度的增加,从而提高沙葱的贮藏品质。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沙葱经预冷后,分别对0℃、4℃和10℃下贮藏的沙葱的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进行了探究。根据感官评定结果可知0℃和4℃下沙葱的货架期为13 d,而10℃时为9 d。在此期间,4℃下贮藏的沙葱的呼吸高峰出现最晚(7 d),且呼吸强度(57.35 CO2 mg/(kg?h))低于其他组别。0℃、10℃下呼吸高峰时呼吸强度分别为112.26 CO2mg/(kg?h)、和146.42 CO2 mg/(kg?h)。CAT和POD活性均在10℃时最高,4℃时最低。4℃时的PPO活性显着低于其他组别。失重率在10℃时显着高于其他组别,4℃在贮藏后期失重率显着低于0℃。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4℃时的下降率最低。故低温(0℃、4℃)能抑制沙葱的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衰老,但0℃时部分指标表征贮藏效果较差,4℃为沙葱贮藏的最适温度。气调包装对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将经预冷的沙葱贮藏在气体比例分别为MAP1:5%O2,15%CO2,80%N2;MAP2:8%O2,20%CO2,72%N2;MAP3:10%O2,10%CO2,80%N2;CK:21%O2,78%N2(同大气比例)的气调包装袋中,在4℃条件下贮藏。由感官评定结果可知,四组沙葱的货架期为13 d,在此期间,MAP2一直维持较高的分数,而CK组在贮藏前期和末期分数较低。四组沙葱的失重率均显着低于未包装组。与CK组相比,三种气体比例的气调包装均推迟了沙葱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了呼吸强度。其中MAP2呼吸强度为47.59CO2 mg/(kg?h),低于其他气调组别。CK组较其他气调组别而言,在贮藏前期CAT活性较高,而后期快速下降。三个气调包装组沙葱比较,MAP1的PPO活性最高,MAP2最低。在整个贮藏期间,MAP1和MAP3维生素C含量低于MAP2,且在MAP2时下降率最低,为68.15%。而氧气含量在MAP2时下降速度较慢,因此沙葱处于无氧呼吸的时间较少。故气调包装对减少失重率有显着的积极影响,但并未延长货架期,仅在贮藏前期提高了沙葱的贮藏品质,而后期未能对贮藏品质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因为密封环境导致水分无法蒸发,最终堆积于底部,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采取分阶段保鲜措施,即贮藏前期采用气调包装,后期则直接低温贮藏。

董浩[9](2019)在《改性氧化石墨稀/磺化聚醚醚酮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果蔬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果蔬采后损失率超过3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生鲜果蔬的贮运保鲜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贮运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平衡气调包装技术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使其长期维持在适宜果蔬贮藏的水平,从而延长果蔬的贮藏期。平衡气调包装技术的关键在于所使用的气调膜,优异的气调膜可在一定的贮藏环境下,依靠自身的透气性能自发建立和维持较理想的气氛条件,最终达到延长果蔬保鲜期的目的。本文以聚醚醚酮(PEEK)为原料,对其进行磺化改性获得磺化聚醚醚酮(SPEEK),同时,以氨基化的氧化石墨烯(AGO)为改性材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具有磺酸基网络的AGO/SPEEK平衡气调膜。研究中,阐明了SPEEK有机高分子链与AGO无机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改善气调膜性能(主要CO2渗透性、CO2/O2分离性和水蒸气透过性等)的调控机制,为新型自发平衡气调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PEEK的磺化改性制备了SPEEK气调膜,研究了磺化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EK磺化5-25 h后的磺化度可达51.6-92.5%之间;PEEK磺化改性后,分子结构中成功引入磺酸(-SO3H)基团,溶解性大幅提高,结晶度不断降低,相比于PEEK的单一阶段热降解行为,SPEEK的质量损失可分为三个阶段,低磺化度或中等磺化度的SPEEK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随着磺化时间的增加,SPEEK的磺化度显着增加,SPEEK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显着降低、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亲水性不断增强,膜的吸水性、体积溶胀率和厚度改变率均显着增加,对CO2和O2的气体透过性逐渐增大,渗透系数也不断增加,理想气体分离因子α(CO2/O2)总体呈现缓慢变大的趋势,从2.50不断增加到8.37;不同磺化度SPEEK膜的水蒸气渗透系数在1.48-3.12×10-12g.cm/(cm2·s·Pa)之间,远高于PE膜,较大的透湿性不利于新鲜果蔬的保藏。(2)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GO,利用乙二胺对GO进行改性制备了AGO,并对AGO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O中的羧基和环氧基与乙二胺发生酰胺化反应,改性成功;GO功能化后,AGO的2θ角不断减小,衍射峰也不断宽化,热稳定性增强;XPS显示,AGO在400.0 eV的结合能下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N1s),C-OH,C-O-C和O-C=O基团处的强度明显降低或消失,285.8 eV的结合能下出现新的吸收峰,对应于C-N基团,这进一步验证了GO的功能化主要是通过乙二胺与氧基反应形成C-N键(酰胺、亚胺)实现的;SEM和TEM观察发现,GO有较不规则褶皱的片状结构,呈较透明的纱状薄片,边缘轮廓较清晰,而AGO的片层较为松散和平整,表面褶皱浅化,表面和边缘更为模糊。(3)进行SPEEK气体分离膜的AGO功能化研究,制备了AGO/SPEEK平衡气调膜,重点阐明了AGO与SPEEK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改善膜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AGO/SPEEK气调膜中-SO3H基团与-NH2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酸碱相互作用,AGO与SPEEK之间产生的大量氢键(AGO中的极性基团如-OH,-O-和C=O与SPEEK中的O-H基团)和静电力,较大程度地破坏了SPEEK聚合物链原本的有序排列,XRD谱图显示在15-30°处的衍射峰进一步减弱;SEM观察发现,AGO粒子均匀嵌入SPEEK膜中,由于AGO填料与SPEEK有机分子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膜的断面比未改性的更为粗糙;相比于GO/SPEEK膜,AGO/SPEEK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相比于SPEEK膜,GO/SPEEK和AGO/SPEEK膜的吸水率和体积溶胀率随着GO或者AGO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添加AGO后,AGO/SPEEK膜的水蒸气渗透率出现下降的趋势,随着AGO含量的增加,CO2渗透率随之增加,α(CO2/O2)和α(CO2/N2)也不断增加,优异的CO2渗透性及α(CO2/O2)将更有利于果蔬的贮藏保鲜。(4)AGO/SPEEK平衡气调膜保鲜果蔬的研究。探讨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和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AGO/SPEEK平衡气调膜具有较高的CO2渗透性和α(CO2/O2),采用AGO/SPEEK平衡气调膜包装贮藏的樱桃番茄,其感官评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更慢,硬度下降较为缓慢,色差变化在同一贮藏期较低,可接受贮藏期在25-30天,pH值在贮藏期间基本呈现小幅度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在贮藏后期,不同包装的样品pH值均出现下降的现象,失重率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PVDC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末期仅减少10-20%,显着优于对照组和其他包装组,维生素C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贮藏结束(30天)还基本维持在30mg/100 g左右;采用AGO/SPEEK平衡气调膜包装贮藏的生菜,其感官评分、色差、pH值、失重率等品质变化与樱桃番茄相似,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期间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从58 mg/kg逐渐减小到贮藏末期的12-15 mg/kg,显着优于空白对照组。因此,AGO/SPEEK平衡气调膜能够一定程度上维持樱桃番茄和生菜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在延长果蔬保鲜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适于樱桃番茄的平衡气调贮藏,对于高呼吸强度带叶蔬菜的包装贮藏,还明显不能满足。(5)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果蔬中7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了果蔬中真菌毒素含量及其在AGO/SPEEK平衡气调包装贮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可靠,7种待测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LOQ)最低可达0.2μg/kg,基质效应基本可以忽略,回收率在81.1-116%之间;新鲜果蔬以及常温和4℃下贮藏的带叶蔬菜中,7种真菌毒素的浓度均低于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LOD),但低温和平衡气调包装有利于延长带叶蔬菜的贮藏保鲜期;草莓在贮藏期间主要检出了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两种真菌毒素,其中常温保存3天和4℃保存7天就已经检测到真菌毒素,西红柿在贮藏期间主要检出了细交链格孢酮酸(TeA),使用AGO/SPEEK平衡气调膜包装草莓和西红柿可显着减缓真菌毒素出现的时间并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含量。

何首旺[10](2019)在《龙丰果真空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及其传热传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果蔬保鲜技术也在更新换代。越来越多地复合保鲜技术被应用在了实践中,本文把真空保鲜和冰温保鲜、超冰温保鲜分别结合,集合它们的优点对果蔬进行效果更好的贮藏。真空保鲜可快速降温,能迅速把果蔬产生的乙烯、二氧化碳、乙醇等有害气体扩散出去,冰温保鲜可以更大限度的保存果蔬的风味,使贮藏果蔬保持更高的品质,超冰温保鲜是在冰点以下未冻结区域进行果蔬贮藏,扩大了果蔬保持活性的温度区域,可以代替冷冻技术对一些果蔬进行贮藏,降低能耗,相比于冰温保鲜,其温度更低,故超冰温保鲜可以更大限度地延长果蔬贮藏期和货架期。在进行实验前,先对实验台改造,对真空低温罐进行保温处理,检查其密封性能并改善。添加测温探头(PT100),在实验开始前对其进行校准。以哈尔滨特产龙丰果为实验对象,在常压、0.08MPa、0.06MPa、0.04MPa、0.02MPa五种不同压力下测龙丰果的冰温及超冰温。对未经冰点调节剂处理的龙丰果进行五种压力下冰温测量实验,配制浓度为0.5%、1%、2%的山梨糖醇溶液和浓度为0.5%、1%、2%的乳糖溶液,并对龙丰果进行浸泡处理,测量五种不同压力下处理过的龙丰果超冰温值,对比分析龙丰果的冰温和超冰温,发现随着压力的改变,冰温和超冰温度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且由乳糖溶液处理的龙丰果超冰温整体上要高于山梨糖醇溶液。在常压、0.08MPa、0.06MPa、0.04MPa、0.02MPa五种不同压力下,对未经冰点调节剂处理与分别经浓度为0.5%、1%、2%的山梨糖醇溶液和浓度为0.5%、1%、2%的乳糖溶液处理的龙丰果进行冰温及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五种压力,7种处理方式,共35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0.02MPa压力下、2%山梨糖醇溶液处理的龙丰果贮藏效果最佳。对果蔬的物化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龙丰果冰温贮藏进行简化假设,建立了龙丰果传热传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编程模拟求解,最后求解得出结果与实验结果不是完全吻合,经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建立模型时,做了多项假设,导致模型求解与实验所得并不完全相符。

二、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工艺与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工艺与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毛酸浆气调保鲜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1.1.1 低温贮藏
        1.1.2 气调贮藏
        1.1.3 减压贮藏
        1.1.4 其他贮藏方法
    1.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2.1 毛酸浆介绍
        1.2.2 贮藏温度对于毛酸浆的影响
        1.2.3 毛酸浆的冰温贮藏
        1.2.4 毛酸浆的涂膜保鲜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研究意义
2 毛酸浆气调过程传热传质特性分析
    2.1 毛酸浆的物理模型
    2.2 毛酸浆气调保鲜过程中的传热分析
        2.2.1 毛酸浆内部传热
        2.2.2 毛酸浆表面传热特性
        2.2.3 所需参数
    2.3 毛酸浆气调保鲜过程中的传质分析
        2.3.1 毛酸浆内部水分迁移
        2.3.2 毛酸浆果实表皮失水
        2.3.3 毛酸浆宿萼失水
    2.4 本章小结
3 数值计算及fluent模拟
    3.1 数值计算
        3.1.1 建立节点差分方程
        3.1.2 数值模拟
    3.2 FLUENT模拟
        3.2.1 FLUENT简介
        3.2.2 理论基础
        3.2.3 数值模拟的基本步骤
        3.2.4 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3.2.5 设置参数及求解计算
        3.2.6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毛酸浆气调保鲜品质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主要设备
    4.2 实验方案设计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实验方案
    4.3 实验检测指标
        4.3.1 毛酸浆中心和表面温度测定
        4.3.2 含水量的测定
        4.3.3 果实硬度的测定
        4.3.4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4.3.5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4.3.6 呼吸强度的测定
        4.3.7 腐烂率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毛酸浆中心及表面温度测定
        4.4.2 不同条件下含水量的变化
        4.4.3 不同条件下果实硬度的变化
        4.4.4 不同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4.4.5 不同条件下维生素C的变化
        4.4.6 不同条件下呼吸强度的变化
        4.4.7 不同条件下的腐烂率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枇杷简介
    1.2 枇杷采后主要品质变化
    1.3 枇杷保鲜技术
        1.3.1 低温贮藏保鲜
        1.3.2 NO处理
        1.3.3 气调包装
    1.4 脱氧剂在食品保鲜中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1.4.1 脱氧剂的除氧机理及成分组成
        1.4.2 脱氧剂的研究概况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1.5 气调保鲜在果蔬保鲜中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1.7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枇杷冷藏保鲜最适脱氧剂配方优化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脱氧剂的制备
        2.3.2 样品处理
        2.3.3 脱氧剂配方优化
        2.3.4 缓释脱氧剂的制备
        2.3.5 氧气减少量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脱氧剂优化单因素实验
        2.4.2 脱氧剂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2.4.3 缓释脱氧剂的开发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本章小结
第3章 脱氧包装对枇杷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样品处理
        3.3.2 氧气含量
        3.3.3 感官评价
        3.3.4 硬度
        3.3.5 色差值
        3.3.6 失重率
        3.3.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3.8 可溶性蛋白含量
        3.3.9 相对电导率
        3.3.10 可溶性糖含量
        3.3.11 可滴定酸含量
        3.3.12 挥发性风味物质
        3.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脱氧包装对包装内氧气含量的影响
        3.4.2 脱氧包装对枇杷感官评价的影响
        3.4.3 脱氧包装对枇杷硬度的影响
        3.4.4 脱氧包装对枇杷色差值的影响
        3.4.5 脱氧包装对枇杷失重率的影响
        3.4.6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4.7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4.8 脱氧包装对枇杷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3.4.9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10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4.11 脱氧包装对枇杷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本章小结
第4章 脱氧包装对枇杷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过氧化氢含量(H_2O_2)
        4.3.3 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
        4.3.4 丙二醛含量(MDA)
        4.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4.3.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4.3.7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4.3.8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
        4.3.9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4.3.10 抗坏血酸(AsA)含量
        4.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脱氧包装对枇杷H_2O_2含量的影响
        4.4.2 脱氧包装对枇杷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4.4.3 脱氧包装对枇杷MDA含量的影响
        4.4.4 脱氧包装对枇杷SOD活性的影响
        4.4.5 脱氧包装对枇杷CAT活性的影响
        4.4.6 脱氧包装对枇杷APX活性的影响
        4.4.7 脱氧包装对枇杷GR活性的影响
        4.4.8 脱氧包装对枇杷GSH含量的影响
        4.4.9 脱氧包装对枇杷AsA含量的影响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本章小结
第5章 脱氧包装对枇杷呼吸代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样品处理
        5.3.2 呼吸速率
        5.3.3 丙酮酸含量
        5.3.4 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
        5.3.5 乙醇脱氢酶(ADH)活性
        5.3.6 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
        5.3.7 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
        5.3.8 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
        5.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脱氧包装对枇杷呼吸速率的影响
        5.4.2 脱氧包装对枇杷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5.4.3 脱氧包装对枇杷PDC活性的影响
        5.4.4 脱氧包装对枇杷ADH活性的影响
        5.4.5 脱氧包装对枇杷MDH活性的影响
        5.4.6 脱氧包装对枇杷SDH活性的影响
        5.4.7 脱氧包装对枇杷CCO活性的影响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 全文总结
    二 创新点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硒的研究进展
        1.1.1 纳米硒的安全性
        1.1.2 纳米硒的制备
        1.1.3 纳米硒的生物学效应
    1.2 纳米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纳米包装材料的物理特性
        1.2.2 纳米包装材料的生物学活性
        1.2.3 纳米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价
    1.3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低温贮藏
        1.3.2 气调贮藏
        1.3.3 臭氧保鲜
        1.3.4 防腐剂保鲜
        1.3.5 辐照技术保鲜
        1.3.6 可食性涂膜保鲜
        1.3.7 纳米材料保鲜
    1.4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条件优化
        2.1.4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
        2.1.5 包装材料性能的检测
        2.1.6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YL75生物合成纳米硒的单因素分析
        2.2.2 YL75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正交试验分析
        2.2.3 还原产物纳米硒的EDX分析
        2.2.4 还原产物纳米硒的TEM表征及粒径分析
        2.2.5 制备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纳米粉体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2.2.6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SEM表征分析
        2.2.7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性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中纳米硒的迁移行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纳米硒粒子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分析
        3.2.2 迁移机制类型的分析
        3.2.3 不同温度条件下分配系数与扩散系数的分析
        3.2.4 不同食品模拟物中分配系数与扩散系数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荔枝保鲜试验方法
        4.1.4 番茄保鲜试验方法
        4.1.5 金针菇保鲜试验方法
        4.1.6 腌制萝卜贮藏货架期预测方法
        4.1.7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保鲜荔枝的综合评价
        4.2.2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保鲜番茄的综合评价
        4.2.3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4.2.4 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对腌制萝卜的品质影响及货架期预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香芹酚的抑菌效果及其在火龙果保鲜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
        1.2.1 物理保鲜
        1.2.2 化学保鲜
        1.2.3 生物保鲜
    1.3 香芹酚的抑菌作用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3.1 香芹酚简介
        1.3.2 香芹酚的抑菌作用
        1.3.3 香芹酚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火龙果采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及设备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火龙果处理方法
        2.2.2 火龙果主要致病菌的分离纯化
        2.2.3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2.2.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5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致病性验证
        2.3.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结果
        2.3.3 病原菌r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芹酚对火龙果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菌株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4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3.2.2 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测定
        3.2.3 病斑直径检测
        3.2.4 质膜完整性的检测
        3.2.5 细胞膜通透性检测
        3.2.6 细胞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和核酸泄漏检测
        3.2.7 扫描电镜观察
        3.2.8 透射电镜观察
        3.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香芹酚对C.fructicola菌丝生长的影响
        3.3.2 香芹酚对C.fructicola孢子萌发和芽管长度的影响
        3.3.3 香芹酚对病斑直径的影响
        3.3.4 香芹酚对C.fructicola膜通透性影响
        3.3.5 香芹酚对C.fructicola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
        3.3.6 香芹酚对C.fructicola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
        3.3.7 香芹酚对C.fructicola细胞质膜完整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3.8 香芹酚对C.fructicola细胞内容物外渗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芹酚在火龙果保鲜技术上的应用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材料与试剂
        4.1.2 供试菌种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火龙果处理方法
        4.2.2 腐烂率
        4.2.3 可溶性固形含量的测定
        4.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4.2.5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4.2.6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4.2.7 抗氧化性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4.2.8 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4.2.9 感官评定
        4.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腐烂率的变化
        4.3.2 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4.3.3 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4.3.4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3.5 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4.3.6 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4.3.7 感官评定结果
    4.4 讨论
        4.4.1 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对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影响
        4.4.2 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对火龙果抗氧化性与抗病性的影响
        4.4.3 香芹酚熏蒸结合气调贮藏在保鲜技术上应用的成本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试验试剂和缓冲液配置方法
附录B V_C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致谢
个人简历

(5)长白山松茸保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松茸的营养及食用价值
        1.2.2 我国松茸主要产区简介
        1.2.3 松茸采后成熟机理
        1.2.4 松茸保鲜机理及技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长白山松茸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失重率
        2.2.2 呼吸强度
        2.2.3 可溶性总糖含量
        2.2.4 褐变指数
        2.2.6 多酚氧化酶活性
        2.2.7 细胞膜透性
        2.2.8 感官质量评分
    2.3 本章小结
3 长白山松茸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失重率
        3.2.2 呼吸强度
        3.2.3 可溶性总糖含量
        3.2.4 褐变指数
        3.2.5 多酚氧化酶活性
        3.2.6 细胞膜透性
        3.2.7 感官质量
    3.3 本章小结
4 长白山松茸包装膜保鲜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牛蒡提取物保鲜性能研究
        4.2.2 牛蒡对鸡皮明胶膜改性的研究
        4.2.3 牛蒡对兔皮明胶膜改性的研究
        4.2.4 包装膜保鲜松茸技术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牛蒡提取物保鲜效果
        4.3.2 牛蒡对鸡皮明胶膜改性效果
        4.3.3 牛蒡对兔皮明胶膜改性效果
        4.3.4 不同包装膜对松茸保鲜效果
    4.4 本章小结
5 长白山松茸保鲜效果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建立长白山松茸保鲜效果评价模型
        5.2.1 构建指标体系
        5.2.2 构建判断矩阵
        5.2.3 确定权重
    5.3 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6)现代果蔬气调贮藏库及其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果蔬气调贮藏的原理
2 果蔬气调贮藏库的设备组成
    2.1 库体
    2.2 气调系统
        2.2.1 制氮
        2.2.2 二氧化碳脱除机
        2.2.3 乙烯脱除机
        2.2.4 压力平衡系统
        2.2.5 制冷系统
    2.3 辅助系统
        2.3.1 加湿系统
        2.3.2 自动监测系统
3 国内外气调贮藏库的应用现状
    3.1 国外气调贮藏库的应用
    3.2 国内气调贮藏库的应用
    3.3 气调贮藏在采后果蔬贮藏保鲜中的研究
        3.3.1 气调贮藏对采后果蔬生理品质的影响
        3.3.2 气调贮藏对采后果蔬呼吸作用的影响
        3.3.3 气调贮藏对采后果蔬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3.4 气调贮藏对采后果蔬质地及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4 展望
    4.1 从果蔬生理特征角度出发研究适宜贮藏条件
    4.2 不同保鲜措施的结合使用

(7)聚己内酯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保鲜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鲜果蔬采后品质劣变机制
    1.2 国内外生鲜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1.2.1 低温保鲜
        1.2.2 气调保鲜
        1.2.3 辐照保鲜
        1.2.4 超高压处理
        1.2.5 化学保鲜
        1.2.6 生物保鲜
    1.3 生物可降解材料
        1.3.1 生物可降解材料概述
        1.3.2 常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1.4 聚己内酯的研究进展
        1.4.1 聚己内酯的结构与性质
        1.4.2 聚己内酯的改性研究现状
        1.4.3 聚己内酯在食品保鲜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PCL/PPC自发气调包装对茼蒿采后货架期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备
        2.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试剂
        2.2.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茼蒿贮藏包装
        2.3.2 薄膜力学性能测试
        2.3.3 薄膜透气性能测试
        2.3.4 薄膜透湿性能测试
        2.3.5 茼蒿包装内部顶空气体组成
        2.2.6 茼蒿贮藏期间感官评分
        2.3.7 茼蒿贮藏期间理化指标测试
        2.3.8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2.4.2 薄膜透气性能分析
        2.4.3 薄膜水蒸气透过性能分析
        2.4.4 茼蒿包装内部顶空气体组成变化
        2.4.5 茼蒿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变化
        2.4.6 茼蒿贮藏期间理化指标变化
    2.5 小结
3 PCL基自发气调薄膜的制备及其相分离结构对包装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原料与设备
        3.2.1 试验原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试验原料预处理
        3.3.2 PCL基共混膜的制备
        3.3.3 PCL基共混膜的结构表征
        3.3.4 PCL基共混膜的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PCL基共混膜的相容性与相结构分析
        3.4.2 PCL基共混膜的结晶性能分析
        3.4.3 PCL基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3.4.4 PCL基共混膜的透气性能分析
        3.4.5 PCL基共混膜的透湿性能分析
        3.4.6 PCL基共混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3.5 小结
4 PCL基共混薄膜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冷藏期间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3 PCL基共混膜的制备
        4.2.4 PCL基共混膜袋的制作及试验设计
        4.2.5 葡萄包装内部CO_2和O_2含量的测试
        4.2.6 感官评价
        4.2.7 葡萄生化指标测试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贮藏期间葡萄包装内部O_2和CO_2含量变化
        4.3.2 贮藏期间葡萄感官品质变化
        4.3.3 贮藏期间葡萄生化品质变化
    4.4 小结
5 PCL基自发气调包装薄膜处理对低温冷藏葡萄抗衰老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原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样品准备
        5.3.2 总酚含量测定
        5.3.3 MDA含量测定
        5.3.4 POD活性测定
        5.3.5 CAT活性测定
        5.3.6 PPO活性测定
        5.3.7 果皮细胞壁结构观察
        5.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5.4.2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中MDA含量的影响
        5.4.3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POD活性的影响
        5.4.4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CAT活性的影响
        5.4.5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PPO活性的影响
        5.4.6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细胞壁结构的影响
    5.5 小结
6 PCL/PLLA共混膜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葡萄挥发性物质变化的影响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原料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2.3 试验方法
        6.2.4 测试方法
        6.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固相微萃取纤维头的选择
        6.3.2 贮藏初期葡萄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
        6.3.3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6.4 小结
7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预冷结合气调对低温贮藏期间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沙葱概述
    1.2 叶类蔬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1.2.1 低温保鲜技术
        1.2.3 气调
        1.2.4 生物保鲜剂保鲜
        1.2.5 冷杀菌保鲜
        1.2.6 联合保鲜
    1.3 叶菜贮藏中的品质变化的评价指标
        1.3.1 生理变化的评价指标
        1.3.2 营养品质变化的评价指标
        1.3.3 其他品质变化的评价指标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沙葱采后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理特性变化
        2.3.2 品质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葱真空预冷工艺及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研究
    3.1 真空预冷工艺的研究
        3.1.1 前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真空预冷对采后沙葱贮藏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沙葱采后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理特性变化
        4.3.2 品质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调包装对采后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理特性变化
        5.3.2 品质变化
        5.3.3 气体成分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维生素C标准曲线
    附录2 :过氧化氢酶标准曲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9)改性氧化石墨稀/磺化聚醚醚酮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果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果蔬采后品质及生理变化机制
        1.2.1 果蔬采后的呼吸和蒸腾作用
        1.2.2 果蔬采后的品质变化
        1.2.3 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因素
    1.3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1 物理保鲜
        1.3.2 化学保鲜
        1.3.3 生物保鲜
        1.3.4 气调保鲜
    1.4 高分子气调膜及其果蔬保鲜应用
        1.4.1 高分子气调膜
        1.4.2 高分子气调膜的气体透过性
        1.4.3 高分子气调膜的选择性渗透
        1.4.4 无机/有机杂化气调膜
        1.4.5 气调膜的果蔬保鲜应用研究进展
    1.5 聚醚醚酮膜的特点及其改性研究
        1.5.1 聚醚醚酮作为平衡气调膜材料的优势
        1.5.2 聚醚醚酮的改性研究
        1.5.3 氧化石墨烯作为改性填料的优势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磺化聚醚醚酮气调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PEEK材料的磺化改性
        2.3.2 磺化度的测定
        2.3.3 材料溶解性能测试
        2.3.4 SPEEK膜的制备
        2.3.5 红外光谱(FTIR)测试
        2.3.6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3.7 扫描电镜(SEM)测试
        2.3.8 热重(TG-DSC)测试
        2.3.9 膜机械性能测试
        2.3.10 膜透气性测试
        2.3.11 膜透湿性测试
        2.3.12 膜亲水性测试
        2.3.13 膜吸水率及溶胀性测试
        2.3.1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PEEK磺化度分析
        2.4.2 改性前后材料溶解性分析
        2.4.3 FTIR分析
        2.4.4 XRD分析
        2.4.5 SEM分析
        2.4.6 TG-DSC分析
        2.4.7 机械性能分析
        2.4.8 膜亲水性、吸水率及溶胀性分析
        2.4.9 膜透气性分析
        2.4.10 膜透湿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改性的SPEEK气调膜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3.3.2 GO的改性
        3.3.3 功能化GO的表征
        3.3.4 AGO/SPEEK膜的制备
        3.3.5 AGO/SPEEK膜的FTIR表征
        3.3.6 AGO/SPEEK膜的XRD表征
        3.3.7 AGO/SPEEK膜的SEM表征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GO的FTIR分析
        3.4.2 AGO的XRD分析
        3.4.4 AGO的SEM和TEM分析
        3.4.4 AGO的XPS分析
        3.4.5 AGO的TG-DSC分析
        3.4.6 AGO/SPEEK膜的FTIR分析
        3.4.7 AGO/SPEEK膜的XRD分析
        3.4.8 AGO/SPEEK膜的SEM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O与SPEEK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改善膜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AGO/SPEEK膜的制备
        4.3.2 ATR-FTIR测试
        4.3.3 TG-DSC测试
        4.3.4 XPS测试
        4.3.5 机械性能测试
        4.3.6 膜吸水率及溶胀性测试
        4.3.7 膜亲水性测试
        4.3.8 透湿性测试
        4.3.9 透气性测试
        4.3.10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ATR-FTIR分析
        4.4.2 TG-DSC分析
        4.4.3 XPS分析
        4.4.4 机械性能分析
        4.4.5 吸水率、亲水性及溶胀性能分析
        4.4.6 透湿性分析
        4.4.7 AGO与SPEEK相互作用分析
        4.4.8 AGO/SPEEK气调膜透气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平衡气调膜的果蔬保鲜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果蔬的新型气调包装保鲜
        5.3.2 包装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5.3.3 果蔬的感官品质分析
        5.3.4 果蔬的理化指标分析
        5.3.5 无机阴离子污染物分析
        5.3.6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贮藏期间包装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5.4.2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和生菜的感官品质变化
        5.4.3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和生菜的理化指标变化
        5.4.4 贮藏期间生菜中ClO_4~-和BrO_3~-污染物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果蔬在气调保鲜过程中典型真菌毒素的变化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样品前处理
        6.3.2 UHPLC-MS/MS检测条件
        6.3.3 果蔬的新型气调包装保鲜
        6.3.4 果蔬贮藏过程中典型真菌毒素的分析检测
        6.3.5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6.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6.4.3 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6.4.4 净化条件的优化
        6.4.5 方法学考察
        6.4.6 果蔬在平衡气调包装贮藏过程中典型真菌毒素的变化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龙丰果真空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及其传热传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果蔬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果蔬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普通冷藏
        1.2.2 气调冷藏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真空冰温及超冰温的保鲜贮藏技术原理及特点
    2.1 真空保鲜贮藏技术
    2.2 冰温保鲜贮藏技术
    2.3 真空冰温保鲜贮藏技术
    2.4 超冰温保鲜贮藏技术
    2.5 真空超冰温保鲜贮藏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果蔬真空冰温和超冰温测量与保鲜贮藏实验的装置及实验设计
    3.1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和贮藏装置的改进及其系统组成
        3.1.1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和贮藏装置的改进
        3.1.2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和贮藏装置的系统组成
    3.2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实验的设计
        3.2.1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实验的原理
        3.2.2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的方法
    3.3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的设计
        3.3.1 龙丰果真空冰温保鲜贮藏实验的设计
        3.3.2 龙丰果真空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和贮藏的实验研究
    4.1 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实验的方案
        4.1.1 真空冰温及超冰温实验材料选取与实验仪器设备
        4.1.2 真空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实验方案的确定
    4.2 五种不同压力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测量实验
        4.2.1 五种压力下龙丰果冰温测量实验
        4.2.2 五种压力下龙丰果超冰温测量实验
    4.3 龙丰果真空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方案
        4.3.1 真空冰温及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待测参数
        4.3.2 真空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方案
    4.4 五种不同压力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
        4.4.1 常压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
        4.4.2 0.08MPa压力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
        4.4.3 0.06MPa压力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
        4.4.4 0.04MPa压力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
        4.4.5 0.02MPa压力下龙丰果冰温及超冰温贮藏实验
    4.5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仁果类球状果蔬真空冰温保鲜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5.1 仁果类球状果蔬采摘后物性
        5.1.1 呼吸作用
        5.1.2 蒸腾作用
        5.1.3 热物性
    5.2 仁果类球状传热传质物理模型
    5.3 传质数学模型
        5.3.1 传质相关理论
        5.3.2 传质模型
    5.4 传热数学模型
        5.4.1 传热相关理论
        5.4.2 传热模型
    5.5 球状果蔬传热传质模拟研究
    5.6 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5.6.1 不同真空压力下温度模拟结果分析
        5.6.2 不同真空压力下水分模拟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工艺与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毛酸浆气调保鲜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王艺.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2]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和生理代谢的影响[D]. 高姗. 扬州大学, 2020(05)
  • [3]纳米硒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D]. 肖锡湘. 华侨大学, 2020(01)
  • [4]香芹酚的抑菌效果及其在火龙果保鲜技术中的应用[D]. 裴少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长白山松茸保鲜技术的研究[D]. 刘英健.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现代果蔬气调贮藏库及其应用现状[J]. 丁树东,李艳杰,孔瑞琪. 中国果菜, 2019(12)
  • [7]聚己内酯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保鲜机理的研究[D]. 成培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预冷结合气调对低温贮藏期间沙葱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影响[D]. 李娇洋.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改性氧化石墨稀/磺化聚醚醚酮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果蔬的研究[D]. 董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龙丰果真空超冰温保鲜贮藏实验及其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 何首旺.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及设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