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何而来,又从何归来?——老子宇宙观的逻各斯分析

世界从何而来,又从何归来?——老子宇宙观的逻各斯分析

一、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对老子宇宙论的逻各斯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1](2018)在《《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研究》文中指出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印度,一般认为在东汉(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在译介、文本翻译的历史过程中,由当时文人附笔于我国固有的谦抑、节制、坚韧、淡泊的道德-行动观,表达出一种敬畏世界、尊重人生的哲学取向。以最初佛经翻译、研究为起点,事实上已然奠定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预期,进而造成对中国佛教必然历史轨迹的印象。在魏晋南北朝,在佛典更大规模传入、翻译的前提下,我国佛学通过与玄学的相互模仿、吸收、“格义”形成最初的中国佛教、中国佛学。在民族精神的不断艰辛自我更始中,伴随“西学”(印度佛学及其相应经典)东渐的助力(经典更大规模的翻译),在隋唐,臻于鼎盛,形成中国佛教宗派。《注维摩诘经》是南北朝关河旧学时期承载中观般若学的一部重要文本。是由鸠摩罗什法师、僧肇、道生、道融等人集体撰着而成,针对当时由什法师翻译的新版《维摩诘经》逐句、逐段做注释解读。可以认为这一文本是当时关河译经团队的集体作品,他们对中观思想的理解而后融汇、发挥皆可历历可见于这一文本中。我们的研究就围绕《注维摩诘经》展开。大乘中观学派,发起于龙树菩萨,由《中论》所表述一种实在辨证论,而证成缘起性空法。依托缘起性空的“本体”认识,中观学派发展出不二中道论,并且以菩萨理想的构建或强调,超越阿罗汉理想,超越“旧”声闻乘的哲学认识,形成大乘中观学派的,菩萨论的,性空中道-不二论哲学。《维摩诘经》就是在这一学术流变的背景中产生的卓越大乘经典,因其论理的独特性——居士的,在世的,修而不修,不修之修,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国内针对《维摩诘经》的研究,主要都是依托什译本来进行。我们的研究之所以取《注维摩诘经》来展开针对《维摩诘经》般若、中道、性空、不二哲学的研究,是因为《注维摩诘经》为其人所译,又由其人所注,是关河译经团队最“亲炙”的一个文本。这一文本保存了关河时期,什肇师徒针对中观经典的理解与解读,而集于一处。关河旧学的经典翻译与传承,是佛教中国化的初步,也是接下来三论、天台诸宗,乃至禅宗得以展开的话语范式与重要基础(之一)。我们的研究着眼于,以性空论为“本体”理解展开的菩萨不二论的内涵及其可能的若干种哲学后果,最终说明或者意图展开一种性空本体意义的纯粹实践论,并且尝试探讨其来由与原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有三节,首先介绍我们研究的目的与一般特征;接下来,考虑到南北朝关河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民族融合对后世隋唐佛教兴盛的历史影响,我们尝试论述一种异教精神在历史上的兴起及其作用。这里的“异教”-精神,主要意味着佛教这一外来宗教,以其哲学的深度与精神的稳固性而形成一种异质于“儒教”的精神与社会实在,而对中国历史发生的影响。第三节是文献综述。第二章首先对《注维摩诘经》做了概括的阐述,以不可思议法(三昧、神足)、菩萨不二论作为本经的主旨,并进行初步的论述。同时提出以性空论为依托的不二论无论在譬喻的角度还是教理意义上,都包含着一种三乘归一(无尽法门皆是我法门)的意图。因为性空缘起法,是中观学派的核心思想,所以我们在论文这一部分专门讨论了龙树菩萨《中论》所阐述的中观性空论,它的论证过程,哲学史上的同道等等。接下来我们讨论了,大乘宗派所倡言的诠释原则——四依法——以及这种诠释原则包含的本体(纯粹实践、纯粹活动)意义。我们的研究本身亦是一种哲学诠释,所以大乘四依原则也可以作为我们针对《注维摩诘经》的研究方法论来看。第二章的最后我们讨论了本经净土思想的性空内涵——众生-菩萨的不二结构。论文的第三到第六章,按照经文的品序,依托经文以及什肇师徒的注解,深入讨论不可思议法、性空原理、菩萨不二行(论)的哲学内涵,并最终归结为一种性空本体的,因此不二方便的,纯粹实践论。因本体——性空,而形成认识——空观,进而达成纯粹实践的可能——主、客、关系三体皆空,名法、言说亦空。这样的体系内涵及其指向,在康德哲学、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中都能找到相通、相近的思想轨辙,所以我们会有所借鉴,对比而谈。在中国哲学中,无论“三体三时”而空,还是直心(纯粹)而行,同样也包含着与菩萨不二论相通的思想,我们也会加以提炼,对比研究。第七章是论文的总结部分,回顾了《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原理与大乘诠释原则。再根据我们的研究,希图还原一类自在、先天意义的、日常普见的自足概念。

王洛岚[2](2016)在《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文中指出“逻各斯”是西方文明源发性概念之一,它对西方文化与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比较文学尤其是比较诗学而言,如何从历史发展中探讨理论的源头,以一种比较的视野从他者参照自身,从而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是学者们肩负的重任。虽然目前国内不乏关于逻各斯的研究,却不曾有人对其进行历史溯源,考察它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轨迹。通过现存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历史资料,以及考古发现,本文认为逻各斯的意义演变与早期希腊社会变迁密不可分,且主要体现为“言说”、“理性”、“神性”这三个阶段。古代希腊社会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希腊语,而是根据不同的群体形成不同形式的方言。虽然口语形式多样、口音有所差异,但其语法和词汇内涵皆保持在希腊语的范畴之内,分享并反映了一种基本统一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与主要表现为神话的秘索思密不可分。秘索思代表了一种独立于真假判断之外,记忆遥远、无法考察其真实性却又极具权威性的言说方式。与这种主流言说迥异的便是逻各斯,它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诗篇中多表现为“谎言”,是一个虚幻、不真的故事。到了公元前5世纪左右,逻各斯的使用频率极速上升,尽管仍然保留了虚假的特点,但在戏剧家手中它又有了真实的意味,由此便形成了真假逻各斯的角逐。这种从虚假走向真实的转变与当时希腊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迈锡尼文明的覆灭让社会陷入混乱,使人们产生回归秩序的诉求;随后城邦兴起,加之伊奥尼亚地区通过殖民和贸易储备了相当的财富,让一部分人从生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闲暇思考抽象的问题。这些变化让人们逐渐抛弃了对神的崇拜,转而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思考世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逻各斯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言说,甚至被赫拉克利特尊为宇宙法则。但即便如此,语言的双重性问题仍存于巴门尼德的诗篇之中。之后智者将逻各斯视为一种变动的、用于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爱智者苏格拉底却认为逻各斯构成了人类最高级的活动,并认为其中包含着知识与真理。而后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传统,否定诗是一门技艺,谴责诗人的非道德性并将其逐出理想国。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纯粹的哲学家与城邦之间的永恒冲突。基于此,他将神话加以改编,通过让秘索思和逻各斯结合,以一种诗性的方式言说道理,利用前者不言自明的话语权威性实现后者对民众的教育。柏拉图的这种尝试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固定下来,并以“诗学”命名,处于历史和哲学的中间地带。也是在亚氏那里,逻各斯的理性意义被进一步加强,成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所在。到了希腊化时期,斯多葛学派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对逻各斯作了“内”与“外”的区分:他们将事物、争论、区别、综合、分析之间的联结视为内在的逻各斯,而外在的逻各斯才是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可识别的声音”。经由该学派的发展,逻各斯不仅是理性,甚至被直接指称为神。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则根据这一理论,将逻各斯视为神的内在神性,使之成为联系神和感观世界的中介。而逻各斯的这种中介身份到了《约翰福音》中则被实体化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约翰将逻各斯称作上帝之子,通过逻各斯的人格化,实现我父的显现,并完成救世的使命。

吴雪萌[3](2011)在《英语世界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世界老学,指英语世界的人们对《老子》之译解与研究。本文以英语世界老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鉴诠释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英语世界有代表性的老学着作的梳理和分析,考察英语世界老学的丰富内容,揭示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规律,展现英语世界老学的思想内涵和蕴含在其中的时代特点。论文的重点在于揭示英语世界什么时候的什么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老子》做出了怎样的解释和阐发,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特点和时代特征。本文从宏观上梳理了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脉络,展现了英语世界老学的阶段性特点;微观上,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之老学着作的具体分析,全面探讨了英语世界对《老子》的宗教诠释、哲学诠释、政治诠释、对老子“生命之道”的诠释以及对出土《老子》的研究,揭示了英语世界老学的主要内涵及其时代精神。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离不开《老子》的英译和传播,因此,论文首先对《老子》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流传作了简要的梳理,探讨了《老子》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影响。并且,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了英语世界老学发展的脉络,描述了英语世界老学发展的分期及阶段性特点。自英语世界第一个《老子》英译本诞生,英语世界老学经历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老子》的基督教解读、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对《老子》的智慧借鉴以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对《老子》的多元化解读。论文主体部分对英语世界老学的丰富内涵与发展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为:英语世界基督教背景下的《老子》诠释。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发展进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基督教信仰的《老子》研究者占有很大的比重,英语世界对《老子》的最初接触也是经由传教士之手。论文主要考察传教士及有基督教信仰的学者对《老子》的解析。传教士湛约翰基于传教的政治目的,在对《老子》的解读中不可避免地将《老子》与基督教相比附,以证明《老子》中有“上帝”的踪迹;美国哲学家保罗·卡鲁斯由于基督教信仰,在解读《老子》时也不自觉地也带有基督教色彩;汉学家理雅各立足于《老子》文本,客观辨析老子之“道”与基督教“上帝”的不同,体现出尊重《老子》文本和中国文化特质的学术精神。英语世界对《老子》的哲学阐发。老子的哲学思想是英语世界学者较为关注的时代课题,是英语世界老学最为突出的内容,也最具学术价值。葛瑞汉以“理性”解读《老子》,将老子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体现了鲜明的以西方哲学解《老》的特点;约瑟夫将老子哲学作为沟通中西哲学的桥梁,希望通过老子之“无”更好地促进中西哲学的融通和对话;安乐哲则是比较哲学的视域下对《老子》进行解读,借用实用主义相关理论探讨了道家宇宙论和关联思维,体现了英语世界对老子哲学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英语世界对《老子》政治思想的诠释。英语世界学者对老子政治思想的关注,多是立足于现实,探寻《老子》治国方略和领导艺术。约翰·海德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老子之“道”进行发挥,挖掘《老子》中蕴含的领导智慧。此外,分析了英语世界学者对老子“无为”思想与无政府主义的探讨。这二者构成了英语世界对《老子》政治解读的主要内容。英语世界对老子“生命之道”的阐发。关注《老子》的生命哲学,吸取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二战后英语世界老学的主题。诗人宾纳和作家本杰明·霍夫均以《生命之道》翻译了《老子》,从中吸取了老子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虚静谦恭的生命智慧。英语世界对出土《老子》的研究。简帛《老子》研究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语世界老学的重要内容。英语世界学者积极关注中国国内考古新发现,运用新出土的《老子》材料重新翻译《老子》,并以此来解决英语世界老学中遇到的问题。韩禄伯对郭店竹简《老子》和帛书《老子》均有翻译和研究,具有中西结合的解读特点。英语世界老学体现出《老子》的超越性意蕴和巨大文化价值。对英语世界老学发展轨迹的追寻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际化的背景下理解、运用《老子》、老学,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

黄崑威[4](2010)在《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该经自“安史之乱”后,大部分陆续散佚,故《道藏》收录不全。敦煌道教遗书中已经发现《本际经》唐写本140余件,约占道经抄本总数的五分之一,数量超过《道德经》抄本,堪称之最。(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之统计)除第八卷《最胜品》外,其余各卷都可复原。《本际经》原不题撰人,唐武周时僧人玄嶷在《甄正论》中称:“至如《本际》五卷,乃是隋道士刘进喜造,道士李仲卿续成十卷”。现存敦煌遗书《本际经》各写卷尾记皆注明抄写于初、盛唐时,则可知十卷本《本际经》至迟应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已行于世。其写本数量反映了此经在唐代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甚为流行,唐代出现的各种道教类书及义学着作中多引用、继承发挥《本际经》的思想内容。通观十卷本《太玄真一本际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向法解、妙行、天皇真人、正一真人等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道教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以导入一乘,并阐释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唐高祖武德年间,刘进喜、李仲卿曾经积极响应了由太史令傅奕所发起的“排佛”之议,从其参予国家最高级别的三教论衡活动的史实看,他们应该位列当时道教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之序,其思想代表了同时代道教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些因素决定了“《本际经》是总结了隋唐之际佛道论争并从新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回应佛学挑战的道教作品”。南北朝末年、隋代,正是佛教三论宗流行之时,吉藏在《中观论疏》中的《本际品》里把老子学说判为“本际外道”,从思想史的因果逻辑推论,刘进喜造作《本际经》时应在吉藏此说之后。“本际”在唐初又曾经成为佛道论衡中的焦点议题之一,李仲卿作为当时道教思想界的代表,参加了以“本际”为议题的这场“庭辩”。这些也许就是促使他们“创作”本经的最初动因。佛教思想界之所以借“本际”问题发难,真正意图在于通过辨析“本际”的本源论思想内涵,把道家与道教哲学的核心范畴“自然”和“道”的本源性特征网罗入佛教“因果”论的辩证逻辑当中,攻讦“道法自然”命题之伪。既然“道法自然”,则自然是生道之因,道(果)因自然而有,故“既因他有,即是无常”。以此证明“自然”和“道”都是无常法,无常即是“无我”。那么据此可以推论出道与自然永恒长存的道教“神学”理论,乃荒诞不经之说。这也许就是促使刘进喜、李仲卿在经中进行“道体论”、“道性论”、“判教论”理论建构的动机。《本际经》的问世,是为了在新的思想及时代背景下,论证老子乃至道教哲学的合理性、合法性与神圣性。当然,不能否认这里面也暗含了为政治服务的需要。刘进喜、李仲卿的生平,此二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完成了《本际经》的哪些品目及内容和思想方面的接续等问题,由于历史资料缺失,已难考证。现今可见有关二人有限的点滴事迹,多载于佛教史传资料中。通过《本际经》及其作者在佛教史传资料中反复出现,并引起佛教思想界相当关注这一特殊历史文化现象,反映出它不仅是一部研究隋唐道教思想的重要典籍,而且是考量佛道论衡乃至这一时期中国哲学专题的珍贵思想资料。本文以华夏出版社新刊《中华道藏》中收录的,经王卡先生点校的敦煌写经录文为文本依据,通过哲学史、思想史的诠释视角对这部经典的思想内容,经中出现的概念、范畴、命题,进行分析、解读,期望揭示它独特的中国哲学思想价值。《本际经》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佛道论衡的思想成果,并在多大程度上回应、解决了来自佛教思想界的诘难;《本际经》的“道性论”和南北朝以来佛教涅盘佛性思想的关系;《本际经》与佛教“天台宗”思想、同着名的《大乘起信论》等典型的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之间的关系;《本际经》的核心思想是“将示重玄义,开发众妙门”,或“开演真一本际,示生死源,说究竟果,开真道性,显太玄宗。”“太玄宗”也就是重玄之道。同时代的佛教思想界对此道教哲学主题是如何回应的?《本际经》对南朝道教义学的传承,经中体现的南北道教交融的痕迹,该经与其前后出现的《升玄内教经》等其它道经、道书的关系;《本际经》在道教经教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本际经》对于同时代及此后的中国哲学,无论是在不同思想体系的内部亦或外部是否产生过影响、产生过哪些影响?在以往的学术成果中未见相关论述,这也是本文期待尝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中国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体现为,儒家伦理对道教戒律、积功累德的修道观念等普世价值的潜移默化;道教的哲学转型一方面是通过重新诠释《老》《庄》经典,一方面借鉴、吸收佛教思想来完成的,这些都直接表现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出现的概念、范畴、命题的阐释中。由此反映出来的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之所以能够被道教哲学成功地“平移”、转化、利用,也证明了“中国佛教的根子在中国而不在印度”。通过这些也折射出,中国哲学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三教合一”的哲学基础,一个宗旨——重视内省体验,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两种认识论与方法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神不灭论”和借用西方哲学术语时必须加以特定说明的“本体论”。贯穿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的道体论、道性论、判教论,体现了该经在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中的独特价值。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第一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思想及时代背景》。《本际经》的时代背景至少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末期。北朝末年,周武帝曾废佛道二教,名为二教俱废,其实还是想对道教有所保留,只不过这种道教必须是“三教”会通之道教罢了。甄銮《笑道论》、道安《二教论》总结了南北朝时期佛道论衡的重要内容。佛道论衡促使道教学者通过反观老、庄经典汲取哲学营养,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创新,注疏《老子》、《庄子》蔚然成风。而此时道教也正处于各派学说兼收并蓄、南北道教融会贯通的阶段。同时中国佛教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从般若性空转入涅盘佛性之有的讨论。这标志着由魏晋玄学所开创的“本体”学说向纵深的发展。第二章“本际”义与《本际经》。“本际”原为印度吠檀多哲学表示世界本源的哲学范畴,原始佛教把吠檀多哲学探讨的诸如“本际”说,看做是不能明确认识和解说的“无记”说。中国佛教思想界把老子哲学视为和本际说同类的外道学派。在道教思想内部,“本际”成为联结“本体”说与“本源”说的工具,借本际可以探讨“道体”与“道性”的本体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本际经》的作者站在道教立场,对于“本际”的这种“反向格义”,也证明了“《本际经》是总结了隋唐之际佛道论争并从新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回应佛学挑战的道教作品”。第三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道体论渊源于道家哲学的“道本体”思维传统,是对《老子》之“道”本源-本体意蕴的继承、发挥。早期道教对“道”的实体化与神格化的“神学”诠释,构成了《本际经》道体论的理论基础。在《本际经》中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道”的哲学内涵既是“无”、“无本”、“空”;又意味着“遍在”、中道、实有。然而,“道”的真实相状——“寂灭之相”却非世间语言所能言诠,只能借助中道观才能理解“通达无碍,犹如虚空”的道体实相。“一切法性,即是无性”,暗示了《本际经》的作者欲以“反向格义”的手段融摄佛教义理,达到既包容佛教又要凌驾于佛教之上的真实意图。《本际经》从“无本”道体说,到中道观的“毕竟空”的理论建构,其实都是为了回答道是“有因”还是“无因”的问题。在佛道论衡背景下,如何回应佛教思想界利用“因果”法对“道法自然”命题的诘难,《本际经》对“道”进行了重新诠释,赋予它以“空”的本质性内涵,并将自然解释为“自性”。《本际经》进一步把佛教“因果观”、“因缘说”通过道教义理的重新诠释,包装成了道教的“因果义”,突出“心”、“性”在世间因果体义中的作用,这也是联结“道性”和“众生性”的关键,故“道性”之说亦可称“心法”。道性为“因”众生性是“果”。对于来自佛教中人对元始天尊神圣性的质疑及元始天尊的“人性”与“神性”的吊诡,《本际经》在理论建树上以“法身”义回应。元始天尊是集“道”之“体”与“用”,法身为“本”诸分身为“迹”于一身的高度统一。中国佛教的“法身”理论、范畴之所以能够被道教哲学照搬、借鉴,至少说明中国佛学“法身”理论与道体论之间有玄通之处。对“神本”的探讨是由以法身为本的命题引出的,“神本”之说把道性与众生心性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和“心”褂搭,根本目的在于揭示修道的正途必须从“心”上入手修心返本。《本际经》的道体论及由此衍生出的法身论、神本说使人人都具有“道性”成为众生的本性;把“道”实体化为人格神,使之成为引导人们证得“道果”的精神力量,推动众生信仰的动力。第四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本章论述的重点在于揭示如果没有“佛性论”的刺激、影响,道教自身能否“开出”道性论,“无识有道性”与佛教“无情有性”之间的关系,“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的《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式的哲学方法及此命题对玄学“自然与名教”、佛道论衡“自然与因果”主题的历史性终结。从道性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充分吸收《涅盘经》佛性观念,借鉴运用关河学派中观般若学乃至三论宗吉藏的哲学思辨方法,转化利用佛教中国化思想成果最全面的还是《本际经》。第五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十二法印”与道教经教系统“三洞”分类法及由“三洞”衍变而成的“三乘”教法观念的结合,构成了《本际经》判教思想体系。“十二法印”思想内容中蕴含了道教的“大我”及“常、乐、我、净”理论特质,而这又和中古时期的佛教中国化有关。同时,《本际经》的判教思想也反映出所传承的灵宝派经教思想特征及该经在中古道教经教体系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本际经》突出强调对“重玄”之道的诠释是大乘道教的真理价值判断标准之一,代表了隋唐之际道教思想发展的一种理论诠释方向。

刘光耀,张军[5](2002)在《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对老子宇宙论的逻各斯辨析》文中研究表明老子的“道”本质上仍是一种存在物,尽管与普通的事物有所不同。因此,道先于天地的“先”和道生万物的“生”都是事实上的,而非逻辑上的。由于从逻辑上看任何存在物都是相对的,都不能充当世界的终极根源,这使得老子的宇宙论在认识论上缺乏充分之理据。男一方面,由于道不过仅仅是无数存在物中的一种,与万物并无根本不同,所谓万物最终归返于道的问题便也自然消解。

二、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对老子宇宙论的逻各斯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对老子宇宙论的逻各斯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我们研究的特点与目的
    1.2 历史的转角—“异教精神”及其作用
        1.2.1 精神起于历史活动
        1.2.2 异族?异教?
        1.2.3 关河旧学对异教精神内涵的充实
    1.3 文献综述
2 对本经核心论点的先期阐释并佛国品第一内容的考量
    2.1 概述
        2.1.1 本经的主旨与特点
        2.1.2 三乘归一
        2.1.3 菩萨特征初探
    2.2 性空论基本原理的探讨与介绍
        2.2.1 性空论为不二论前提
        2.2.2 中观性空原理
        2.2.3 性空余波
    2.3 佛教诠释学的一般原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2.3.1 诠释可能的基础—真理自明
        2.3.2 闻者有异为诠释的必然原因
        2.3.3 一些诠释原理的举例说明
    2.4 众生-菩萨、佛土-净土
        2.4.1 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2.4.2 直心及其观照的应物而形
    2.5 关河旧学中的理论转向与佛教中国化初步
3 菩萨论—模范菩萨维摩诘居士—以方便品第二为例
    3.1 维摩诘菩萨现实成就的中观不二考量
    3.2 对“方便”的诠释与解读
        3.2.1 方便作为一种训练、教化
        3.2.2 方便说法的根底植於时空当下
    3.3 身、法身
        3.3.1 身体-欲望结构及其不二
        3.3.2 法身的诠释解读
    3.4 对菩萨理想的哲学诠释
        3.4.1 辩证身份中的真实-直心
        3.4.2 以此在-存在概念来辨析菩萨论的存在内涵
4 菩萨不二论的进一步展开(第三到第五品)
    4.1 旧理念的革新义(弟子品第三)
        4.1.1 概述
        4.1.2 声闻乘代表人物被摧折
        4.1.3 不二论法的其它几类情况
    4.2 由菩萨转述不二论(菩萨品第四)
    4.3 大士当下的在场说法(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4.3.1 初见论法
        4.3.2 居士对法空的直陈
5 不可思议法的理论与现实展开(第六到第九品)
    5.1 性空为(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品第六)
        5.1.1 不可思议法的二元状态
        5.1.2 二元的辩证
        5.1.3 不可思议性空法的理解与接受
    5.2 观众生品第七不二论题简析
    5.3 空的沉默(佛道品第八)
        5.3.1 佛道的真实所在
        5.3.2 文殊菩萨的方便说法
    5.4 学人之间的相互讨论与问疾场景的说法总结(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6 神迹的扩大、佛陀的印可、经典的推广(第十到第十四品)
    6.1 香积佛品第十
    6.2 菩萨行品第十一
    6.3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6.4 法供养品第十三
    6.5 嘱累品第十四
7 总结论述
    7.1 性空哲学的回顾
        7.1.1 性空论与诠释原则
        7.1.2 空无之别
        7.1.3 性空-荒诞?
    7.2 余论
        7.2.1 四句义论辩的借鉴
        7.2.2 回归到一般意义—自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2)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逻各斯”与“秘索思”之关系
        (二)“逻各斯”与其他学说之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逻各斯与语言之关系
        (二)逻各斯与宗教之关系
        (三)逻各斯与近现代思想流派之关系
        (四)逻各斯与比较诗学之关系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进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进路
第一章 作为“言说”的逻各斯
    一、诗人的言说
    二、戏剧家的言说
    三、言说转变的原因所在
        (一)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
        (二)自然哲学的兴起
第二章 作为“理性”的逻各斯
    一、言说的双重性
    二、逻各斯中的真理
    三、“诗学”的诞生
    四、理性逻各斯的崛起
第三章 作为“神性”的逻各斯
    一、内外逻各斯的提出
    二、犹太教与逻各斯
    三、基督教与逻各斯
        (一)逻各斯的人格化
        (二)逻各斯即神
        (三)通过逻各斯认识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古希腊主要文献中的逻各斯
    二、古希腊主要文献中的秘索思
    三、逻各斯与秘索思之交互关系
        (一)秘索思与逻各斯:前强后弱
        (二)逻各斯的崛起
        (三)秘索思与逻各斯:前弱后强
        (四)小结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英语世界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历程
    一、《老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一) 《老子》的译介与传播
        (二) 《老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二、英语世界老学的分期与特点
        (一)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基督教解读
        (二) 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道家智慧寻找
        (三)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多元化解读
第二章 英语世界基督教背景下的《老子》诠释
    一、以传教为目的基督教比附:湛约翰
        (一) 对"道"的解读
        (二) 对自然、无为的看法
        (三) 对《老子》的诗性表达
        (四) 以基督教解读《老子》
    二、怀有基督教信仰的类同价值寻找:保罗·卡鲁斯
        (一) 略谈老子其人其书
        (二) 老子的道与无为
        (三) 《老子》与基督教教义
        (四) 以佛解老
    三、对传教士基督教前见的偏离:理雅各
        (一)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论证
        (二) 对"道"的理解
    小结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老子》的哲学诠释
    一、以西方哲学解读《老子》
        (一) 老聃其人与《老子》其书
        (二) 对"道"的解析
        (三) 老子之"反"
    二、以老子哲学沟通中西
        (一) 道的内涵及特点
        (二) 老子哲学中"无"的内涵
        (三) 以老子之"无"沟通中西哲学
    三、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研究
        (一) 翻译背景及主要术语翻译
        (二) 对老子其人其书的看法
        (三) 对《老子》的实用主义理解
        (四) 对老子之"无"的解析
        (五) 对道家宇宙论的分析
        (六) 对老子关联思维方式的探讨
第四章 对《老子》政治思想的诠释
    一、领导之道
        (一) "领导之道"的理论基础
        (二) 领导之道的基本内涵
        (三) 对领导者的品质要求
    二、无为与无政府主义
        (一) 对"无为"的解析
        (二) 无为与无政府主义
第五章 对老子生命之道的诠释
    一、宾纳诗意解读老子的"生命之道"
        (一) 宾纳的翻译特点
        (二) 对老子思想的解析
        (四) 汉学家德效骞对宾纳老子研究的评价
    二、本杰明·霍夫论老子生命之道
        (一) 对老子其人其书及"道"的简要说明
        (二) 对老子"生命之道"的解析
        (三) 老子"生命之道"现实意义
        (四) 对《老子》翻译和诠释的看法
第六章 出土《老子》研究
    一、英语世界简帛《老子》研究述要
    二、韩禄伯的《老子》研究
        (一) 韩禄伯及学术成果简介
        (二) 韩禄伯的简帛《老子》研究
        (三) 韩禄伯的老学思想
        (四) 韩禄伯的老学研究特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Content Summary
绪论
    一 《太玄真一本际经》文本、思想价值及作者
    二 《太玄真一本际经》研究成果及思想研究综述
    三 本文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思想及时代背景
    一 时代背景
    二 思想背景
    本章结语
第二章 “本际”义与《本际经》
    引言
    第一节 《本际经》之“本际”义
    第二节 “本际”与“无记”
        一、“本际外道”与佛教中的“本际说”
        二、佛教经典中的“本际”
    第三节 “本际”“道”“自然”
        一、吉藏所理解的“本际”与“道”
        二、《老子》之“道”的思想特征与“本际”
        三、《老子》之“自然”的思想特征
        四、佛道论衡中的“本际”、“道”、“自然”
    第四节 “自然”与“因果”
        一、“本际”之辩背后的“自然”与“因果”之争
        二、“因果”“自然”“因缘”
        三、中古道教对佛教因缘及轮回报应学说的吸纳
        四、《本际经》中的“因果”与“因缘”
    第五节 “本际义”与中国佛教
        一、《宝藏论》中的“本际”义
        二、永明延寿之《宗镜录》中的“本际”义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
    引言
    第一节 从道家之“道”到道教之“道”
        一、“道论”与本体论
        二、中国哲学语境中的“道”
        三、“道”的实体化与“神化”
        四、“道体”的彰显
    第二节 “道体”与“元始天尊”
        一、《本际经》论“道”
        二、“无本”与“空”
        三、“人性”与“神性”
        四、“法身”义滥觞
    第三节 “道体”与“法身”
        一、“法身”为本
        二、诸分身是“迹”
        三、“本迹”义源流
        四、“法身”与“神本”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
    引言
    第一节 《本际经·道性品》对“道性”的定义
    第二节 “道性”与“心性”——《本际经》道性论思想特征
    第三节 道教“心性”思想源流
    第四节 “道性”思想的理论嬗变——《本际经》之外的道性论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
    引言
    第一节 判别“正经”、“正法”
        一、“天台”智顗、“三论”吉藏判释“外道”和“俗学”
        二、“十二印”——《本际经》的十二条判教标准
        三、“十二法印”的理论特质
        四、“法印”中的“大我”及“常、乐、我、净”思想
        五、“大我”之说与中古时期的佛教中国化
    第二节 “重玄”之道与大乘道教
        一、“重玄”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二、“重玄”解释学与《本际经》中的“重玄”之道
        三、中观般若学视域中的“重玄”之道与鸠摩罗什《老子注》
        四、《本际经》中的“二谛”、“中道”思想
        五、中国佛教思想界视域中的“重玄”
    第三节 分别教法
        一、“具十二印”与“应三洞者”
        二、“三洞”与三洞分类法
        三、“三洞”与“三乘”
        四、《本际经》中的“三乘”与“十二事”
    第四节 《本际经》与道教经教体系
        一、灵宝派经教思想流变及《本际经》的灵宝派经教思想特征
        二、《本际经》对灵宝经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本章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四、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对老子宇宙论的逻各斯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研究[D]. 李进. 浙江大学, 2018(05)
  • [2]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D]. 王洛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3]英语世界老学研究[D]. 吴雪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4]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D]. 黄崑威. 苏州大学, 2010(10)
  • [5]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对老子宇宙论的逻各斯辨析[J]. 刘光耀,张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

标签:;  ;  ;  ;  ;  

世界从何而来,又从何归来?——老子宇宙观的逻各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