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淮南“三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淮南"三大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庭浩[1](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指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田琳[2](2020)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也被称为全球研究型大学(Global Research Univeristies),这些大学有公认的、区别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包括:(1)人才汇聚;(2)资源丰富;(3)全球参与;(4)国际声誉;(5)良好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在提升一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只增不减,但是,没有研究从对比分析和国际比较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鉴于大学功能既是大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大学实践的出发点,且世界一流大学有着不同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特征,那么,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探索能在加深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认识的同时,有助于充实学术理论,为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新的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采用混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系统探索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具体而言,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3所世界一流大学和40所一般研究型大学四类官方文件的文本(校长寄语、使命宣言、愿景描述、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访谈了74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然后,研究者向世界一流大学校领导和国际(学术)专家发放了网络问卷(N=118)以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围绕四大研究问题展开:(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有何差异?(2)除三大基本功能外,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特有功能?(3)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其功能上有何不同?(4)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在未来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存在差异。在科学研究功能上,两类大学的差异最为明显,两类大学在科学研究的类型、内容、层次和规模上不同;在人才培养功能上,两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方法和途径上差异较大;在社会服务功能上,两类大学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不同。以上差异受到了大学的可用资源、理念、定位、视野等的影响,也与大学对不同外部需求的回应有关。(2)世界一流大学有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主要表现在服务全球共同利益和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两个方面,其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和全球合作。以上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及其全球性也被不断强化。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与其三大基本功能密切相关但又存在差异,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全局性和深远性、其实践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已超越了三大基本功能的范畴;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是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特有的作用和特殊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之所以为世界一流大学所特有与其独特优势密切相关,包括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和全球声誉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定义为全球化使命(GLOBALIZING),即面对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增加的全球性挑战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全球声誉等独特优势,服务全球共同利益、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并持续强化其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全球合作等。(3)中国、美国和欧洲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受到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和大学管理架构等的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千校一面”,不同大学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也因此在发挥各项功能上各有所长、有所差异。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性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和多样性的体现,这些大学共同构成了全球学术网络中的顶尖大学并利用自己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引领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其所在国家以及全球社会做出贡献。(4)世界一流大学三大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基本功能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在功能的发挥上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体现其国家和地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将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强化。但是,很难预测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因素包括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其中,前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下,还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影响因素,如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包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首次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全球化使命;(2)系统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3)首次探索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阐释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大学管理架构等所带来的影响;(4)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并揭示了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虽然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但本研究仍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因素,是较为系统、全面的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研究。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杨惠[4](2020)在《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淮南市谢家集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发展历程,对能源极具依赖,在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进程中,人类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其中采煤塌陷区如何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对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各领域学者也都投入其中,使得生态修复问题成为跨学科的热点问题。淮南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矿井关闭后有大量的废弃土地,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水体污染,以及遗留的大量采矿设备及废弃物。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工作若是不能很好的展开,必将对环境、经济、人居等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危害。本文讨论了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的理论依据。总结出可采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采煤塌陷区产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通过淮南市塌陷区损毁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采地质灾害评价、损毁情况预测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了淮南采煤塌陷区的状况。同时对先前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水系、湿地、种养殖业、工业等四种治理改造模式,提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生态修复效益评价工作做准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环境分为三层,通过收集调查所得数据构建判断矩阵,求得各层因素所占权重。以淮南市谢家集区A塌陷区为例,通过SWOT、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谢家集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建成后,可复绿弃置地155.6公顷,可复绿的城市棕地449.8公顷,可建设城市绿地共1218公顷,每年可实现生态效益25865万元。通过丰富修复理论基础和争取资金支持两个方面的总结,确保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工程风险;从培育新型产业和促进主导产业转型两个方面,提出塌陷区生态修复后的提升策略,帮助塌陷区尽快恢复经济,促进塌陷区农民再就业,稳定社会和生态环境。图[11]表[8]

周士园[5](2020)在《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提出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景观演化对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个共性环境问题即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造成大量自然湿地的丧失,另一方面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大量采煤沉陷湿地的形成,致使湿地的构成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威胁着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并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优化湿地生态规划的视角出发,针对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在融合景观生态学、湿地学和生态规划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模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预警反馈”的研究框架,并以淮北市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首先利用1988年、200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湿地景观演化监测数据库,模拟了淮北从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综合经济、社会、自然、区位和政策的空间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30年间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机理。进而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预测了2034年湿地景观格局在趋势发展情景、快速城镇化情景、农田恢复情景和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不同时期淮北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最后,研究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演化过程具有显着的动态性和阶段性差异。整体上,30年间淮北湿地的面积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中1988年至2002年增长最快。研究采用了强度分析模型和叠加分析法分析了湿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湿地的转化强度为活跃状态,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规模最大,主要集中于矿区范围内。研究采用了质心函数模型、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发现淮北湿地的质心呈先向东北方向迁移,后向西南方向折回的摆动式变化,与资源开发的过程一致;同时自1988年至2018年湿地空间分布的聚集性特征更为明显;此外,湿地在区域景观中的优势度不断增加,但斑块的稳定性不断下降,破碎化程度加剧。第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下,至2034年淮北湿地面积仍将保持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发展情景中湿地的景观格局有显着的差异。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了30年间影响淮北湿地景观演化的主导驱动因子。经济-社会因素中地下资源开发、城镇化和农业复垦为关键驱动力,政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限制性作用,自然因素中高程是重要的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A-Markov模型对淮北湿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中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湿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湿地率达到7.71%,高于趋势发展情景。在快速城镇化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规模较大,因此湿地率小于趋势发展情景。第三,除快速城镇化情景外,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呈持续改善的趋势。综合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特征,研究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从而计算了淮北不同时期的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ESI),结果表明:2018年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较2002年有所改善;趋势发展情景中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将继续提高,但仍处于Ⅲ级预警等级;在湿地生态保护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提高至Ⅱ级较安全等级,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中则呈恶化的趋势。局部地区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变化在各情景中有所不同,因此在湿地生态规划中应进行差异化管理。第四,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研究提出了预警机制构建的目的、准则和主要作用。进而从预警触发、警情分析和预警反馈三个方面建立了预警机制的运作框架。预警反馈方面,研究从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两个层面提出了整体调控策略;同时从斑块、节点和廊道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调控措施,包括湿地公园保护模式、小微湿地保护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对湿地景观演化的模拟预测和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为完善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湿地生态规划分析技术和规划体系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在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该论文有图88幅,表29个,参考文献222篇。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莫玉婷[7](2020)在《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工人实名制是建筑业劳务管理方面的一项管理创新,该制度最早起源于建筑市场的信息化监管。随着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建筑劳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是所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数据资料的统计收集,更多的在于劳务管理问题的解决以及劳务用工关系的改善。本文对我国劳务用工的发展历程、常用的用工模式以及劳务信息化建设概况进行介绍,梳理总结我国劳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探讨我国劳务信息化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提出奠定基础。接着,对现有的劳务实名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和基本要素,从实名制系统、建设主体、建筑工人三个层面提出可行的建筑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基于以上分析发现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受阻的主要障碍包括:(1)经济障碍:实名制实施触动建设各主体的利益,尤其是社保和个税的缴纳,导致实施主体热情不高;(2)制度障碍:政策法规不完善,没有赋予实名制资料的法定意义和应用范围,导致实名制资料在劳务纠纷时不能成为有力依据;(3)管理障碍:实施主体对实名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实名制管理形式化。为此,从政府、企业、劳务工人的不同角度,来探讨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可能对其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影响,寻找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受阻的根本原因,发现解决实名制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与个税缴纳问题是实名制全面推广落实的关键和基础。本文还结合RH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劳务实名制系统并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探讨实名制后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减少企业增值税来对冲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以解决实名制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并对建筑业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1)降低社保缴纳基数、重新定义社保缴纳主体和缴纳门槛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从而减少建筑劳务信息化的经济障碍;(2)提高工人自我意识和从业地位,建设农民工安居房以增强工人实名意愿;(3)完善政策法规,赋予实名制资料法定意义,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培训以提高企业劳务管理意识和工人整体素质。

张俊[8](2020)在《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尤其在逐步融入长三角发展后,安徽省环境资源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生态安全问题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客观定量评价安徽省生态安全,并合理诊断其生态安全障碍因素,对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论文以安徽省及其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PSR(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34个指标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TOPSIS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辅以变异系数、等级动态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等,从整体和区域两个层次分析了安徽省2008-2017年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探讨了其生态安全障碍类型和障碍因素时空差异,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安徽省生态安全提升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态安全时序演变特征:从安徽全省整体生态安全看,2008-2017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状态指数以及响应指数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压力指数总体呈先降后升“V”型微降态势,生态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级逐步靠近至较安全级。从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看,2008-2017年各地级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则呈不同幅度增长,市域间差距趋大,且三大子系统指数波动幅度与趋势差异较大。(2)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从生态安全总系统来看,2008-2017年各地级市生态安全等级主要由临界安全级为主改善为临界安全级和较安全级为主,呈逐步转好趋势;较安全区和安全区由“黄池”两市向江淮中西部和皖南山区扩张,较不安全区呈散点状分布由“铜马淮(南)”三市逐步向淮南一市收缩,临界区呈团块状分布由全省大部地区逐步向皖北地区收缩,总体较安全等级空间变化速度最快。从生态安全子系统来看,2008-2017年各地级市压力指数总体微降,而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均总体上升。(3)生态安全子系统间协调度:2008-2017年安徽省生态安全子系统间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压力-状态-响应间协调性逐渐趋向平衡,各地级市除马鞍山(-0.58%)外协调度均呈不同幅度增长。(4)整体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诊断:2008-2017年安徽省生态安全障碍型始终是经济社会凸出型,环境资源对生态安全制约作用趋于增强,而经济社会对其制约作用趋于变弱。其中旅游业比重、环保投入强度、人均水资源量和科技投入强度等指标对生态安全阻碍较大,且各指标障碍度在不同阶段排序有波动;制约生态安全准则层障碍度序列:响应障碍度>状态障碍度>压力障碍度,其中响应障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状态和压力障碍度总体呈上升趋势。(5)分类型区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诊断:2008-2017年各等级区生态安全障碍型除较不安全区为环境资源凸出型,其他等级区均为经济社会凸出型,环境资源对生态安全制约趋于增强,而经济社会对其制约趋于减弱;各等级区指标层障碍因素为旅游业比重、人均水资源量和科技投入强度等,且障碍因素时空差异明显;各等级区压力障碍度除较不安全区外均呈上升趋势,状态障碍度除较安全区外均呈上升趋势,响应障碍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准则层障碍度时空差异明显。

汪瑞霞[9](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胡美娟[10](2020)在《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减轻生态压力与环境污染,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一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面临的热门话题。由于长期依靠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系统已经从“空的世界”进入到“满的世界”,自然资本开始变得绝对稀缺,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有效提升。当前,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更多的资源环境消耗来提升福利水平,只能依靠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或优化人类发展现状,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长三角41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借鉴福利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效率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福利评价体系的改进,从综合福利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网络NSBM-DEA模型、空间自相关、结构分解模型、LMDI模型、面板灰色关联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脱钩效应、空间变差函数、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等多种地学统计和数理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格局、过程、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突破了以往基于生态效率的二维发展模式,向自然消耗、经济增长、人类福利组成的三维模式过渡,同时也实现了从弱可持续发展范式向强可持续发展范式的转变,弥补了生态效率在社会维度上关注的不足,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诉求。论文以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测度与分析为基础,以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系与效应为前提,遵循“要素测度与评估——要素时空关系——格局特征——演化过程——模式总结——机制提炼——路径优化”为主线,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格局、过程、驱动机制、模式及路径优化。全文研究内容共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主要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构建、区域概况等。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四、五、六章,综合评判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要素时空特征及其演变机理、要素时空关系、演化格局及过程、发展模式、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分析及改进方向。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分析生态福利绩效驱动机制、综合效应及优化路径。第四部分为第八章,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可划分为快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三大阶段,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异格局;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压力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追赶效应”,经济增长是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的直接效应。(2)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水平均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受到环境质量影响环境福利出现了显着下降,制约了综合福利的优化提升。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地区持续降低格局,空间差异逐渐缩小,趋于均衡化发展。(3)经济增长充当了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中间变量和工具,架构起资源环境压力和综合福利水平关系的桥梁,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反馈。(4)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值总体不高,受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强度的相互影响出现时升时降现象,波动频繁;大多数城市实现从中低绩效水平向较高级绩效水平转化,高速经济增长伴随着低生态福利绩效爬升,总体呈现由“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特征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演化,空间极化效应减弱。少数城市进入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然而大部分城市仍然陷入资源投入过度、绿色福利产出不足的漩涡。(5)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变化受到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城市规模、消费、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成效、区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与抑制、促进与抵消、调节与响应等多维效应的综合影响与相互作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溢出效应和时间上的门槛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共同驱动着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根据一系列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淮南"三大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南"三大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清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世界一流大学
        (三)大学功能
        (四)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
    三、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主义概述
        (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三)基于AGIL模型的大学功能分析框架
    四、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大学功能的历史演变
        (一)三大基本功能的演变过程
        (二)多视角的大学功能划分及演变过程
    二、现代大学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一)人才培养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二)科学研究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四)现代大学的新功能或其他功能的内涵与表现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与使命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四、大学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科学技术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二)全球化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三)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五、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一)文献资料法的数据来源
        (二)文献资料法的数据分析
    二、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数据来源
        (二)访谈法的数据分析
    三、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数据来源
        (二)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四、两类大学三大基本功能差异的讨论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讨论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讨论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研究结果
        (一)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二)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特征分析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二)全球化进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内涵界定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关系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源于其独特优势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定义
        (四)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案例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二)发挥科学研究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三)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四)发挥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国家/地区差异
    二、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三、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一)历史文化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二)经费来源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三)国家/政治因素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四)国家发展水平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五)大学管理架构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预测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预测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预测
    二、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程度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一)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二)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三)全球性议题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四)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五)渐增的全球合作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三)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四)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二、论文的创新性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资料法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2 受访者详细情况及代号(N=74)
附录3 中、英文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4 中、英文访谈提纲
附录5 问卷发放院校名单(N=112)
附录6 中、英文问卷
附录7 有关人才培养功能的编码情况
附录8 有关科学研究功能的编码情况
附录9 有关社会服务功能的编码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淮南市谢家集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采煤塌陷区
        1.2.2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
        1.2.3 生态修复效益评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
2 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理论基础
        2.1.1 循环经济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生态经济理论
        2.1.4 产业链理论
    2.2 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理论基础
        2.2.1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
        2.2.2 效益评价小结
    2.3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及问题分析
    3.1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概况
        3.1.1 煤炭资源分布及特征
        3.1.2 煤炭资源开采现状
        3.1.3 煤炭资源总体规划及开采总量调控
    3.2 生态修复实践
    3.3 生态修复问题分析
        3.3.1 塌陷区损毁现状评价
        3.3.2 塌陷区环境影响评价
        3.3.3 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评价
        3.3.4 塌陷区损毁情况预测
        3.3.5 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指标权重及数据
        4.2.1 经济效益指标
        4.2.2 社会效益指标
        4.2.3 生态效益指标
    4.3 效益评估——以谢家集区A塌陷区为例
        4.3.1 谢家集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SWOT分析
        4.3.2 谢家集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效果提升策略
    5.1 丰富修复理论基础
    5.2 争取资金支持
        5.2.1 获得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5.2.2 资金保障
        5.2.3 积极申报项目和争取支持扶助政策
        5.2.4 技术支持
    5.3 培育新兴产业
        5.3.1 培育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5.3.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4 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特征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资源概况
    2.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特征
    2.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淮北湿地景观时空动态演化过程
    3.1 淮北市概况
    3.2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3.3 湿地时空动态转化过程
    3.4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过程
    3.5 本章小结
4 淮北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分析
    4.1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 影响其他地类演化的驱动因子
    4.3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4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结果与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多情境下湿地景观演化的空间模拟
    5.1 CA-Markov模型的原理
    5.2 趋势发展情景模拟
    5.3 快速城镇化情景模拟
    5.4 农田恢复情景模拟
    5.5 湿地生态保护情景模拟
    5.6 本章小结
6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6.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6.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6.4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变化
    6.5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的地区差异
    6.6 本章小结
7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
    7.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内涵
    7.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
    7.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策略
    7.4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劳务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劳务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劳务用工与劳务信息化
    2.1 劳务用工及相关问题概述
        2.1.1 劳务用工的发展历程
        2.1.2 现阶段劳务用工常用模式
        2.1.3 劳务管理问题分析
        2.1.4 我国劳务管理问题总结
    2.2 劳务信息化及相关问题概述
        2.2.1 建筑劳务实名制的产生与发展
        2.2.2 建筑劳务信息化建设
        2.2.3 建筑劳务信息化问题分析
        2.2.4 我国劳务信息化问题总结
    2.3 劳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劳务实名制系统与管理模式分析
    3.1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分析
        3.1.1 理论研究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3.1.2 现有市场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3.1.3 劳务实名制系统的综合分析
    3.2 劳务实名制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要素
        3.2.1 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步骤
        3.2.2 系统开发的基本要素
    3.3 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3.3.1 信息化系统层面
        3.3.2 建设主体层面
        3.3.3 建筑劳务工人层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
    4.1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4.1.1 解决劳务人员流动性强问题
        4.1.2 打破企业管理的信息和区域壁垒
        4.1.3 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4.2 劳务实名制实施的主要障碍
        4.2.1 制度障碍
        4.2.2 管理障碍
        4.2.3 经济障碍
    4.3 劳务实名制实施后的成本-效益分析
        4.3.1 实名制实施产生的成本
        4.3.2 实名制实施产生的效益
        4.3.3 实名制实施的成本效益总结
    4.4 劳务实名制实施的社保个税问题
        4.4.1 社保和个税的计算依据
        4.4.2 社保和个税的计算
        4.4.3 社保个税代扣代缴对企业的影响
    4.5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RH装饰公司劳务信息化建设
    5.1 公司概述
        5.1.1 公司概况
        5.1.2 系统概述和设计目标
    5.2 需求分析
        5.2.1 系统定位
        5.2.2 用户角色分析
        5.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5.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3 功能架构设计
        5.3.1 功能模块设计
        5.3.2 系统实现方式
    5.4 实名制后的费用效益影响
        5.4.1 实名制后的费用分析
        5.4.2 实名制后的效益分析
        5.4.3 费用效益综合分析
    5.5 实名制后的社保个税影响
        5.5.1 劳动力成本和社保个税测算
        5.5.2 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5.5.3 企业应对措施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安全
        2.1.2 生态安全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复杂系统理论
        2.2.2 资源稀缺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生态环境现状
    3.2 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模型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体系说明
    4.3 数据处理
        4.3.1 数据标准化
        4.3.2 权重的确定
    4.4 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
第五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5.1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5.1.1 改进TOPSIS模型
        5.1.2 变异系数(CV)
        5.1.3 等级动态度模型
        5.1.4 协调度模型
    5.2 生态安全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5.2.1 生态安全总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2.2 压力子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2.3 状态子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2.4 响应子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3 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5.3.1 生态安全总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3.2 压力子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3.3 状态子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3.4 响应子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4 生态安全子系统协调度时空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诊断
    6.1 生态安全障碍度模型
        6.1.1 障碍度模型
        6.1.2 障碍类型划分
    6.2 安徽省整体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6.2.1 生态安全障碍类型
        6.2.2 指标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2.3 准则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3 安徽省分类型区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6.3.1 生态安全障碍类型
        6.3.2 指标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3.3 指标层障碍因素空间差异
        6.3.4 准则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3.5 准则层障碍因素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7.1 生态安全整体提升策略
        7.1.1 生态安全压力子系统
        7.1.2 生态安全状态子系统
        7.1.3 生态安全响应子系统
    7.2 分类型区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7.2.1 省内较不安全区
        7.2.2 省内临界安全区
        7.2.3 省内较安全区
        7.2.4 省内安全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与特色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类社会已进入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
        1.1.2 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1.1.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方位加速阶段
        1.1.4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是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技术路线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福利与福祉概念辨析
        2.1.2 生态福利
        2.1.3 生态福利绩效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福利研究进展
        2.2.2 生态福利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研究框架与区域概况
    3.1 理论基础
        3.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生态效率理论
        3.1.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2 理论研究框架
        3.2.1 研究范式:从弱可持续到强可持续范式
        3.2.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要素关系理论
        3.2.3 研究框架构建
    3.3 区域概况
        3.3.1 区域范围界定
        3.3.2 区域自然概况
        3.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4 区域资源环境概况
第4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综合评价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4.1.1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4.1.2 城市综合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4.1.4 结构分解模型
        4.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长三角地区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4.2.1 资源压力评价
        4.2.2 环境压力评价
        4.2.3 资源环境压力综合评价
        4.2.4 资源环境压力驱动效应分析
    4.3 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评价
        4.3.1 经济福利评价
        4.3.2 社会福利评价
        4.3.3 绿色福利评价
        4.3.4 综合福利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时空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面板灰色关联分析
        5.1.2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5.1.3 脱钩效应
        5.1.4 LMDI因素分解
    5.2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联
        5.2.1 总体关联特征
        5.2.2 空间关联特征
    5.3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动态交互影响
        5.3.1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关系检验
        5.3.2 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脉冲响应分析
    5.4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5.4.1 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
        5.4.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5.4.3 经济增长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5.5 “福利门槛”假说验证及增长模式
        5.5.1 “福利门槛”假说及验证
        5.5.2 综合福利增长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6.1 研究方法
        6.1.1 两阶段Super-NSBM-DEA模型
        6.1.2 区域差异测度法
        6.1.3 空间变差函数
    6.2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6.2.1 动态变化:生态福利绩效纵向分析
        6.2.2 空间分析: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横向对比
    6.3 长三角生态福利绩效转化过程分解
        6.3.1 生产效率分析
        6.3.2 服务效率分析
        6.3.3 投入产出冗余度分析
    6.4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机制及路径优化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7.1.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7.1.2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
        7.1.3 变量选取依据
    7.2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机制
        7.2.1 空间溢出效应
        7.2.2 门槛效应分析
        7.2.3 机制提炼
    7.3 生态福利绩效路径优化
        7.3.1 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网络化治理模式
        7.3.2 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
        7.3.3 促进政府服务向福利主义转变,以提高福利为目标
        7.3.4 补齐生态短板,增进绿色福利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研究视角创新
        8.2.2 研究内容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致谢

四、淮南"三大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D]. 田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淮南市谢家集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D]. 杨惠.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 周士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D]. 莫玉婷. 深圳大学, 2020(10)
  • [8]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D]. 张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10]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D]. 胡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淮南“三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