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

高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

一、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花[1](2020)在《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轴压短柱静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石灰石粉和粉煤灰作为掺合料为研究切入点,对复合石灰石粉(石灰石粉-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长期力学性能、干燥收缩性能、与圆钢管的协同工作性能以及轴压短柱宏观静力性能开展基础性研究,旨在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复掺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Composite Limestone Powder Concrete,简称CLPC)的初始坍落度高于普通混凝土。采用复合石灰石粉等质量替换水泥时能显着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且复掺对拌合物工作性能的改善效果起到了“超叠作用”。(2)各水胶比CLPC随着龄期增长,强度呈现稳定增长。复合石灰石粉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与水胶比密切相关,早龄期时,复合石灰石粉用量越多,混凝土抗压强度越低;但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CLPC后期抗压强度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可达到普通混凝土强度的80%;水胶比较大时,复合石灰石粉用量越多,对抗压强度的削弱越明显,在龄期达到180d后复合石灰石粉用量对抗压强度造成的差值相对较小。(3)水胶比相同情况下,CLPC的干燥收缩率低于普通混凝土。各水胶比混凝土随着龄期增长,干燥收缩率呈现稳定增长。复合石灰石粉用量相同时,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越小。复合石灰石粉用量对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与水胶比密切相关,水胶比相同情况下,复合石灰石粉用量越多,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越低;水胶比较大时,复合石灰石粉用量越多,抵抗干燥收缩的能力越强。(4)制作4组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短柱试件,进行为期33天的协同工作试验观测,分析相同复合石灰石粉用量条件下膨胀剂掺量对CLPC协同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不同膨胀剂掺量的圆钢管约束大掺量CLPC随着龄期增长,钢管外壁应变呈现稳定变化。复合石灰石粉用量相同时,膨胀剂掺量越高,弥补混凝土收缩效果越好,圆钢管因核心混凝土的收缩产生的环向压应力也越小,甚至还会产生环向拉应力。(5)进行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短柱试件的轴心抗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探讨钢管与核心微膨胀CLPC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掺加适量膨胀剂能够提高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紧箍力,并使试件在轴压作用下的紧箍力提前出现,使试件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该论文有图53幅,表37个,参考文献98篇。

姜磊[2](2019)在《高温地区高速公路桥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高速公路的发展愈来愈快,结构复杂、大跨径的桥梁也越来越多,因此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愈加受人们的重视,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工作性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气候,降低工程成本,延长建筑物的服役年限,符合节约资源能耗的要求,现已成为应用在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的首选材料。本文针对高温的工程环境,通过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及耐久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来进行高速公路桥梁用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而通过水泥品种、碎石和矿渣粉的优选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分析了水胶比、砂率、矿渣粉掺量等方面因素对C5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2,砂率为40%,矿渣粉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达到最优,既能满足的性能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2)论文研究了外加剂复配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复配了三种聚羧酸减水剂,其中PC-A适用于技术要求较低的普通混凝土;PC-B适用于坍落度、扩展度适中但对保坍要求和外观要求高,且脱模周期短的T梁混凝土;PC-C则适用于对初始状态和经时状态要求更高的泵送混凝土。(3)通过试验研究矿渣粉掺量对C50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抗开裂、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早期收缩率及抗碳化性能,结果显示,矿渣粉的掺入能大大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降低早期收缩率,增强混凝土抵抗外部环境的侵蚀能力,当矿渣粉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抗开裂、抗水渗透等耐久性能最优。(4)论文从工程概况、C50高性能预应力T梁混凝土和高墩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测试以及T梁和高墩的质量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研究了高温条件下高速公路用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主要通过采用多掺技术降低水化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和现场控制以及养护等措施,避免C50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开裂等不良问题。最后,通过实际的生产应用跟踪,高温条件下C50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T梁和高墩中的应用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徐以希[3](2018)在《Na2SO4激发低水胶比下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粉煤灰是火电厂燃烧时产生的工业副产品之一,每年排放量达上亿吨,但粉煤灰的利用率很低,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低水胶比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将粉煤灰应用于砂浆或混凝土中,一方面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能使混凝土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提高后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等。但在粉煤灰取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加入到水泥或混凝土中时,其早期强度普遍较低,并且粉煤灰替代率越大,其早期强度下降的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粉煤灰的使用。通过对国内、外粉煤灰活性的激发研究现状分析来看,不难发现对于低水胶比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中粉煤灰活性的激发报道稍少。与高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相比,低水胶比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环境和水化机理均与其不同。并且在强度构成上也不同,高水胶比水泥基材料中强度薄弱环节是水泥石和粗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而低水胶比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中强度薄弱环节是粗集料强度和其化学组成。因此,本文提出在低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活性激发及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机理在低水胶比下的机理探索,选取Na2SO4作为化学激发剂进行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试验,找出在各个粉煤灰替代率下最适宜的Na2SO4掺量,使其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Na2SO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能够配置出粉煤灰替代率为30%~70%,水胶比为0.24、0.28和0.32下,粉煤灰-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在28d内分别大于59.9MPa、51.9MPa 和 48.7MPa。(2)在低水胶比下,对于Na2SO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来说,Na2SO4的掺入方式应按粉煤灰总量百分比加入。(3)Na2S04按粉煤灰总量百分比加入时,掺量为0.5%~3%,砂浆抗压强度随着激发剂掺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长后平缓或下降的趋势,砂浆抗折强度随着Na2SO4掺量的增加而增加。(4)随着粉煤灰替代率的增加,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不断下降,当Na2SO4加入时,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下降幅度减小,并且在不同粉煤灰替代率下,当水胶比相同时,Na,SO4对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激发存在一个最优Na2SO4掺量。(5)随着水胶比的降低,砂浆强度不断上升,当Na2SO,加入后,水胶比越大越有利于Na2SO4激发粉煤灰活性,并且在不同水胶比,同一粉煤灰替代率下,Na2S04对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激发也存在一个最优Na2SO4掺量。(6)在低水胶比下,Na2SO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主要受粉煤灰中活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三氧化铝等的影响,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总含量越高,在加入Na2SO4后,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增长越高。

李士洋[4](2018)在《矿物质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矿物质掺合料是现代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矿物质掺合料的种类和掺合比例并能够快速测试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对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和水泥胶砂试块进行抗压和抗折试验,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以及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3天至28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水泥胶砂抗折与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快速氯离子迁移试验和电阻率试验,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以及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28天龄期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和3天至56天龄期电阻率的影响;研究了混凝土电阻率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相关性,以及矿物质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电阻率的演化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标准养护28天龄期的混凝土,掺合矿渣粉会提升混凝土强度,而掺合粉煤灰和石灰石粉会降低混凝土强度;2)掺合粉煤灰会降低混凝土早期抗渗性,但会在增强其后期抗渗性,掺合矿渣粉会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而掺合石灰石粉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3)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和抗渗性能;4)电阻率法可以定量表征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添加矿物质掺合料的混凝土配合比提供参考,并为电阻率法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工程应用提供实验支撑。

孔靖勋[5](2015)在《冻融和海水侵蚀耦合作用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海工混凝土应用环境十分恶劣,对混凝土耐久性有较高要求,尤其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海水侵蚀和冻害的共同作用对混凝土破坏尤为严重。目前,我国海洋工程使用寿命普遍不足30年,有些工程服役年限甚至不足十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如何保证海工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抗冻性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海水侵蚀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使用寿命,是关系到海洋工程安全性的关键所在。粉煤灰是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中较常用的矿物掺合料,其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对海工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水化热和耐久性影响十分显着。8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高效减水剂的发展和市场上优质粉煤灰的大量供应,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igh Fly Ash Content Concrete,简称HFCC)因其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成为一种优质的海工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中高纬度地区有抗冻要求的海洋工程,HFCC应用中需要加入引气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但是,引气剂作用效果受粉煤灰吸附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大掺量粉煤灰;此外,引气剂的掺入将影响HFCC的结构密实度,进而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产生不利影响。本论文从粉煤灰对混凝土中引气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入手,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性试验、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测定以及SEM分析等,研究了粉煤灰品质和掺量、海水养护以及养护龄期等因素对HFCC在冻融和海水侵蚀耦合作用下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海水养护和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作为应用基础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可为有抗冻要求的海洋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设计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1)粉煤灰胶凝系数β是表征粉煤灰自身品质对混凝土强度综合效应的参数,可以直接用于HFCC强度公式和配合比设计。本文首先通过测试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胶砂试件28d抗压强度,以强度比为依据确定了三种不同品质粉煤灰的胶凝系数β。研究表明,β的大小取决于粉煤灰自身品质(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和龄期,而与粉煤灰掺量无关;粉煤灰能够降低水泥胶砂试件的脆性系数和早期强度。(2)根据有抗冻要求的海工混凝土的实际服役条件,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中一种独立组份进行HFCC配合比设计,研究了HFCC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含气量,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和品质对引气剂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从40%增加到70%,HFCC拌合物流动性明显增大;不同品质粉煤灰对HFCC拌合物流动性的影响略有不同,但在减水剂掺量一定时,粉煤灰掺量是影响HFCC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引气剂掺量一定时,影响HFCC中引气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粉煤灰掺量和细度,粉煤灰含碳量变化的影响不明显;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和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都能够反应HFCC的抗冻能力,但二者没有准确的对应关系。(3)针对中高纬度地区海工混凝土的环境特点,研究了HFCC抗海水冻融循环性能,分析了在冻融和海水侵蚀耦合作用下HFCC的耐久性。研究表明:在标准养护和海水养护条件下,含气量6%左右的普通混凝土(OPC)经海水冻融循环后,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冻性;低掺量粉煤灰有助于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并可稳定混凝土中的气泡,但粉煤灰掺量较大时,混凝土抗冻性受到不利影响。(3)鉴于HFCC在实际应用中早期强度比较低的问题,本文对比研究了标准养护和海水养护条件下OPC和HFCC的强度发展,分析了海水养护、海水冻融对OPC和HFCC水化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下的强度相比较,经海水养护后,OPC强度降低而HFCC强度略有提高;海水对混凝土的劣化主要集中于氯盐、硫酸盐和镁盐等对混凝土产生的破坏;海水对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具有激发作用,随着火山灰反应程度的增加,水泥石结构更加致密,促进了HFCC强度的发展,且粉煤灰掺量越大,强度提高的幅度越大;90d龄期时,海水养护与标准养护的HFCC试件抗压强度均达到设计值。

杜磊[6](2013)在《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矿粉,首先,能解决工业废料堆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其次,矿物掺合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后,粉煤灰和矿粉掺入混凝土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但是,近年来国内研究表明,因粉煤灰和矿粉地域的差异,造成其化学成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次试验是结合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结合本地原材料,研究粉煤灰混凝土和矿粉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本次碳化试验所采用的是快速碳化方法,研究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是在C30、C40、C50混凝土中分别单掺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为0%,10%,20%,30%,40%。C30混凝土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掺10%粉煤灰和分别掺入10%,20%,30%矿粉;掺10%矿粉和分别掺入10%,20%,30%的粉煤灰。试验表明:(1)粉煤灰、矿粉的加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粉煤灰的掺量小于30%时坍落度增大,当粉煤灰掺量增加到40%时,坍落度减小,说明粉煤灰掺量过大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无益;矿粉的掺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但是,当与粉煤灰掺量相同时,工作性能比粉煤灰混凝土要差。(2)由于粉煤灰和矿粉的活性不同,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同。掺入粉煤灰及矿粉的早期强度(7d)与基准相比稍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掺入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高于基准混凝土强度,中后期28d、60d混凝土强度都达到设计强度且均高于基准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在40%时,强度比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与掺量小于30%的相比较低,说明粉煤灰的掺量应控制在30%以内。(3)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碳化深度也是不同的。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增强。(4)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粉煤灰的掺量成正比;矿粉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相比,矿粉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优于粉煤灰混凝土。(5)通过经济分析得出,矿粉掺量30%时,C30、C40、C5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较好、抗压强度高、碳化深度浅,所以说,矿粉掺量在30%时矿粉混凝土经济性最高。

朱为勇[7](2013)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热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的水化放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对混凝土水化热的不断研究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不仅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掺量粉煤灰对水化热的减少更加明显。为此,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热学性能进行探索研究,对于工程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试验分别研究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以及减水剂掺量三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性能的影响和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减水剂掺量以及骨料的干湿状态五个因素的变化对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影响。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全面试验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针对这一问题,分别对绝热温升试验和导温系数试验作了如下安排:一、通过均匀试验具体测定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以及减水剂掺量的变化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分析了龄期、粉煤灰掺量、水胶比以及减水剂掺量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变化规律。二、采用正交试验测定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减水剂掺量以及骨料的干湿状态的变化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影响的主次关系及显着性水平,并结合回归分析,拟合出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减水剂掺量以及骨料的干湿状态与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方面,粉煤灰的掺量越大,粉煤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越小。减水剂的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7d的绝热温升值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减水剂掺量越小,粉煤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越小,而对粉煤灰混凝土28d的绝热温升基本没有影响;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方面,砂率对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有极为显着的影响,比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减水剂掺量以及骨料的干湿状态对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均要显着,并且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随着砂率则增加而增加,随着砂率的减小而减小。粉煤灰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也有显着影响,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减小,反之增加。水胶比、减水剂掺量以及骨料的干湿状态对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粉煤灰混凝土的导温系数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粉煤灰混凝土的导温系数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减小而减小;用干燥状态的骨料浇筑的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偏小,而用饱和面干状态的骨料浇筑的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偏大。

石运中,吴爱芹,刘桂宾,罗金垒[8](2012)在《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粉煤灰混凝土不同时期的研究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从现阶段资源环境发展要求和技术可行性出发,简要叙述了粉煤灰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黄春霞[9](2011)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煤灰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一方面是可以将粉煤灰有效利用,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但有大量研究表明,粉煤灰的性能不稳定,导致粉煤灰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影响比较大。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将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工程中经常采用快速碳化试验测定混凝土试块的碳化深度,这种方法能快速得到试验结果。但是快速碳化试验结果和实际工程碳化情况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不够深入。本文分别对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和自然环境碳化对比试验,并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CO2浓度、环境温、湿度五个方面分析快速碳化试验结果与自然碳化试验结果的关系,经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碳化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种试验环境中,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发展趋势基本相同: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碳化深度越大。2、粉煤灰掺量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当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时,不能仅用水胶比的大小断定混凝土碳化深度变化规律。3、将不同环境的两种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变化的温度和湿度对粉煤灰掺量超过60%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比较大。4、当粉煤灰掺量超过60%时,在低CO2浓度情况下,也很容易碳化。在现有理论模型及快速碳化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用于大掺量粉煤灰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并用自然碳化试验数据验证,其计算误差小于15%。

张海洋[10](2011)在《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HPC是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管理条件下制成的。HPC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HPC系统、全面的力学性能研究反而较少,对于多种掺合料混掺的研究不多,对于HPC断裂性能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多种掺合料(粉煤灰、硅粉、聚丙烯纤维)在单掺和混掺情况下,HP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随掺量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HPC的制备原理,并采用全计算法确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得出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2)以3d、7d、28d、90d为龄期,通过对HPC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强度影响规律。(3)采用更为方便和准确的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以28d为龄期,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对HPC弹性模量计算公式进行研究,以混凝土容重和立方体抗压强度为变量,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HPC弹性模量计算公式。(4)以混凝土试件28d为龄期,通过三分点加载试验方法,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抗弯拉强度及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5)以混凝土试件28d为龄期,通过尺寸为100mm×100mm×515mm,切口深度为40mm试件的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HPC的断裂性能,以有效裂缝长度、断裂韧度、断裂能、临界裂缝张开位移和极限裂缝张开位移为评价指标,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

二、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轴压短柱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圆钢管约束微膨胀CLPC的特点
    1.3 钢管约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1.4 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
    1.5 掺合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现状
    1.6 掺合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7 掺合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研究现状
    1.8 圆钢管约束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研究现状
    1.9 圆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静力性能研究现状
    1.10 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研究现状
    1.1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原材料性能和研究方案
    2.1 试验原材料选取
    2.2 研究方案
3 CLPC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3.1 CLPC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3.2 CLPC的长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圆钢管与微膨胀大掺量CLPC协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4.1 CLPC的干燥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4.2 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协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轴压短柱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设计
    5.2 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值
    5.3 破坏模式分析
    5.4 荷载变形关系
    5.5 荷载应变关系
    5.6 荷载横向变形系数关系
    5.7 轴压承载力分析
    5.8 应力分析方法
    5.9 应力分析
    5.10 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模型
    5.11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温地区高速公路桥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云南省高速公路概述及研究方向
    1.2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现状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2.2 高性能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的优势
        1.2.3 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1.3 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 高温气候环境中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现状
    1.5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2.2.1 工作性能试验
        2.2.2 力学性能试验
        2.2.3 抗开裂性能测试
        2.2.4 抗水渗透性能测试
        2.2.5 抗氯离子渗透性测试
        2.2.6 抗碳化性能测试
第三章 配合比设计及关键参数对 C50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 工程环境及施工要求
    3.2 C50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3.2.1 配合比设计步骤与计算
        3.2.2 混凝土总碱量及总氯离子量
    3.3 C50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3.3.1 水泥品种的优选
        3.3.2 碎石的优选
        3.3.3 矿渣粉的优选
    3.4 水胶比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1 水胶比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4.2 水胶比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砂率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5.1 砂率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5.2 砂率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外加剂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6.1 聚羧酸超塑化剂对C50 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6.2 缓凝剂对C50 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6.3 含气量变化对C50 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7 矿渣粉掺量对桥梁C50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7.1 矿渣粉掺量对C50 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7.2 矿渣粉掺量对C50 高性能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3.7.3 矿渣粉掺量对C50 高性能混凝土抗水渗性能的影响
        3.7.4 矿渣粉掺量对C50 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3.7.5 矿渣粉掺量对C50 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3.7.6 矿渣粉掺量对C50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环境下 C50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4.1 工程概况
    4.2 高温环境下C50 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T梁中的应用
        4.2.1 预应力T梁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4.2.2 高温环境下C50 预应力T梁混凝土的生产和T梁温度监测
    4.3 高温环境下C50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墩柱中的应用
        4.3.1 高温环境下泵送C50 混凝土的配合比
        4.3.2 高墩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试泵
    4.4 高温环境下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
        4.4.1 预应力T梁和高墩混凝土的控制技术要求
        4.4.2 预应力T梁和高墩混凝土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3)Na2SO4激发低水胶比下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粉煤灰混凝土
    1.2 碱激发水泥混凝土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主要原材料及试验配合比
    2.1 试验主要原材料及其分析
    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配合比
第三章 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预试验
    3.1 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体系力学性能的试验结果
    3.2 分析与讨论
    3.3 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折压比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单因素试验
    4.1 试验方案
    4.2 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5.1 Na_2SO_4掺量对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分析
    5.2 粉煤灰替代率对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分析
    5.3 粉煤灰种类对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体强度影响分析
    5.4 水胶比对Na_2SO_4激发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矿物质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矿物质掺合料研究现状
        1.2.2 有害离子侵入混凝土的方式
        1.2.3 氯离子侵入对混凝土破坏机理
        1.2.4 混凝土抗渗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2.2 水泥胶砂配合比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
        2.3.2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3.3 氯离子迁移系数快速测定法
        2.3.4 混凝土电阻率测试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物掺合料对胶砂及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试块强度影响
        3.1.1 试验结果
        3.1.2 粉煤灰对水泥胶砂试块强度影响
        3.1.3 矿渣粉对水泥胶砂试块强度影响
        3.1.4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水泥胶砂试块强度影响
        3.1.5 石灰石粉对水泥胶砂试块强度影响
    3.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影响
        3.2.1 试验结果
        3.2.2 粉煤灰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影响
        3.2.3 矿渣粉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影响
        3.2.4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影响
        3.2.5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4.1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电阻率影响研究
        4.1.1 电阻率修正系数数值模拟计算
        4.1.2 试验结果
        4.1.3 粉煤灰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4.1.4 矿渣粉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4.1.5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4.1.6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4.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影响分析
        4.2.1 试验结果
        4.2.2 粉煤灰对混凝土28d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
        4.2.3 矿渣粉对混凝土28d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
        4.2.4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28d氯离子迁移系数影响
        4.2.5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28d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
    4.3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28d电阻率影响分析
        4.3.1 粉煤灰对混凝土28d电阻率的影响
        4.3.2 矿渣粉对混凝土28d电阻率的影响
        4.3.3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28d电阻率的影响
        4.3.4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28d电阻率的影响
    4.4 基于电阻率法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预测研究
        4.4.1 理论基础
        4.4.2 电阻率与氯离子迁移系数相关性分析
    4.5 基于电阻率法的混凝土抗渗性评价标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电阻率演化影响研究
    5.1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演化影响分析
        5.1.1 粉煤灰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5.1.2 矿渣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5.1.3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5.1.4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5.2 混凝土长期电阻率演化分析
        5.2.1 粉煤灰对混凝土长期电阻率的影响
        5.2.2 矿渣粉对混凝土长期电阻率的影响
        5.2.3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电阻率演化影响
        5.2.4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电阻率演化影响
        5.2.5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电阻率演化速率影响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冻融和海水侵蚀耦合作用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1.2.2 国内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1.2.3 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1.2.4 混凝土抗冻和抗盐冻性能的研究进展
        1.2.5 混凝土冻融破坏理论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原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细集料
        2.1.4 粗集料
        2.1.5 减水剂
        2.1.6 引气剂
        2.1.7 拌合水
        2.1.8 人工配制海水
    2.2 实验方法
        2.2.1 试件制备与养护
        2.2.2 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测试
        2.2.3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
        2.2.4 混凝土含气量测试
        2.2.5 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测试
        2.2.6 混凝土抗冻性测试
        2.2.7 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测试
3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 引言
    3.2 粉煤灰胶凝系数β
    3.3 粉煤灰对水泥砂浆脆性的影响
    3.4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粉煤灰对引气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4.1 引言
    4.2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行为和作用
        4.2.1 活性行为和胶凝作用
        4.2.2 填充行为和致密作用
        4.2.3 需水行为和减水作用
    4.3 HFCC拌合物的流动性
    4.4 粉煤灰对引气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4.4.1 HFCC拌合物含气量
        4.4.2 硬化HFCC气泡参数
        4.4.3 HFCC拌合物含气量与硬化HFCC气泡参数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5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盐冻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5.2.1 普通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5.2.2 HFCC抗冻性研究
    5.3 影响HFCC抗冻性因素
        5.3.1 粉煤灰掺量
        5.3.2 养护制度
        5.3.3 养护龄期
        5.3.4 含气量
    5.4 本章小结
6 HFCC的水化特性
    6.1 引言
    6.2 HFCC的强度发展
        6.2.1 粉煤灰掺量对HFCC强度的影响
        6.2.2 粉煤灰品质对HFCC强度的影响
        6.2.3 养护制度对HFCC强度的影响
        6.2.4 养护龄期对HFCC强度发展的影响
    6.3 HFCC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
        6.3.1 海水对混凝土胶凝系统的侵蚀
        6.3.2 海水养护对OPC水化产物的影响
        6.3.3 海水养护对HFCC水化产物的影响
        6.3.4 海水冻融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背景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检验
        2.1.1 水泥
        2.1.2 矿物掺合料
        2.1.3 粗骨料
        2.1.4 细骨料
        2.1.5 水
        2.1.6 高效减水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试件成型
        2.2.2 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方法
        2.2.3 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方法
        2.2.4 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
第三章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 概述
    3.2 试验配合比设计
第四章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4.2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性能试验研究及经济效益
    5.1 概述
    5.2 混凝土碳化机理
    5.3 碳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4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5.5 抑制混凝土碳化的措施
    5.6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方法
    5.7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5.8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经济效益分析
        5.8.1 粉煤灰和矿粉的危害
        5.8.2 粉煤灰和矿粉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热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混凝土热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应用现状
        1.3.1 国外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1.3.2 国内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混凝土热学性能的基本理论
    2.1 热传导原理
    2.2 导热方程
    2.3 边值条件
    2.4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计算
    2.5 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计算
第三章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
    3.1 试验原材料
        3.1.1 粉煤灰
        3.1.2 水泥
        3.1.5 粗骨料
        3.1.4 细骨料
        3.1.5 减水剂
        3.1.6 水
    3.2 试验设备
        3.2.1 试验设备的组成
        3.2.2 试验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3.3 试验方法
        3.3.1 试块的制作
        3.3.2 试验数据的测定
    3.4 试验安排
        3.4.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试验安排
        3.4.2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试验安排
第四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结果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龄期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回归分析
        4.2.2 相同龄期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回归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试验研究
    5.1 试验结果
    5.2 结果分析
        5.2.1 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极差分析
        5.2.2 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方差分析
        5.2.3 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回归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展望

(9)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概况
        1.2.1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1.2.2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
    1.3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
        1.3.1 国外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1.3.2 国内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1.4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4.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定义尚未明确
        1.4.2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缓慢
        1.4.3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对养护的依赖大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文研究的目的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混凝土碳化的基本理论
    2.1 混凝土碳化的研究概况
        2.1.1 混凝土碳化的过程及机理
        2.1.2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
        2.1.3 减缓混凝土碳化的措施
    2.2 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2.2.2 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重要参数
        2.2.3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2.2.4 粉煤灰的胶凝系数β
    2.3 现有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分析
        2.3.1 理论模型
        2.3.2 经验模型
        2.3.3 基于扩散理论与碳化试验相结合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方案的确定
    3.1 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的选取
    3.2 试验原材料的选取及其性能分析
        3.2.1 水泥
        3.2.2 粉煤灰
        3.2.3 粗骨料
        3.2.4 细骨料
        3.2.5 外加剂
        3.2.6 水
    3.3 试验方案及配合比设计
        3.3.1 试验方案
        3.3.2 配合比设计
    3.4 试验方法及步骤
        3.4.1 快速碳化试验试验步骤
        3.4.2 自然碳化试验试验步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水胶比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4.2.2 粉煤灰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4.2.3 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4.2.4 不同C0_2 浓度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分析研究
    5.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5.1.1 混凝土碳化深度典型预测模型
        5.1.2 确定典型模型中的各项系数
        5.1.3 对修正后的公式进行验证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1.2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现状
        1.2.1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2.2 硅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2.3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十中的应用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硅粉
        2.1.4 粗集料
        2.1.5 细集料
        2.1.6 水
        2.1.7 高性能减水剂
        2.1.8 聚丙烯纤维
    2.2 配合比设计
        2.2.1 配合比确定
        2.2.2 试验方案确定
    2.3 成型工艺和养护条件
        2.3.1 成型工艺
        2.3.2 养护条件
    2.4 本章小结
3 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
    3.1 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
    3.2 粉煤灰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3.3 硅粉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3.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3.5 聚丙烯纤维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4.1 立方体抗压强度
        4.1.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4.1.2 粉煤灰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4.1.3 硅粉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4.1.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4.1.5 聚丙烯纤维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4.1.6 本节结论
    4.2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
        4.2.1 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4.2.2 粉煤灰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4.2.3 硅粉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4.2.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4.2.5 聚丙烯纤维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4.2.6 本节结论
    4.3 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
        4.3.1 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4.3.2 弹性模量计算示例
        4.3.3 掺合料对HPC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4.3.4 掺合料对HPC弹性模量的影响
        4.3.5 HPC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4.3.6 本节结论
    4.4 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4.4.1 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4.4.2 粉煤灰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4.4.3 硅粉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4.4.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4.4.5 聚丙烯纤维对HPC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4.4.6 本节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法概述
        5.1.1 三点弯曲梁试件制作
        5.1.2 试验装置
        5.1.3 试验过程
    5.2 断裂韧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断裂韧度的计算
        5.2.2 粉煤灰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5.2.3 硅粉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5.2.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5.2.5 聚丙烯纤维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5.3 断裂能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断裂能的计算
        5.3.2 粉煤灰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5.3.3 硅粉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5.3.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5.3.5 聚丙烯纤维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5.4 裂缝嘴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COD理论基本原理
        5.4.2 粉煤灰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5.4.3 硅粉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5.4.4 双掺硅粉和粉煤灰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5.4.5 聚丙烯纤维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圆钢管约束微膨胀大掺量CLPC轴压短柱静力性能研究[D]. 周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高温地区高速公路桥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姜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Na2SO4激发低水胶比下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D]. 徐以希. 宁夏大学, 2018(01)
  • [4]矿物质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李士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5]冻融和海水侵蚀耦合作用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 孔靖勋.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6]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D]. 杜磊.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3(01)
  • [7]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热学性能研究[D]. 朱为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J]. 石运中,吴爱芹,刘桂宾,罗金垒. 江苏建材, 2012(03)
  • [9]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D]. 黄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D]. 张海洋. 郑州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高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滨州黄河大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